在廚房爐臺前,陳寶琪下菜、翻炒、添水、放調料……動作嫻熟、一氣呵成,一會兒,一道美味可口的菜就做好了,看似簡單,其實并不容易,需要掌握刀工、口味、火候等多種技術,而要干出一番事業也一樣,背后不知凝結了多少智慧與汗水。從背井離鄉漂泊學藝,到現在事業有成、家庭美滿,陳寶琪用“酸甜苦辣咸”烹制出他自己的幸福人生。
今年40歲的陳寶琪老家在甘肅慶陽,今年是他來銅川的第19個年頭了。說起進入廚師行當的緣由,陳寶琪回憶起兒時艱難的生活。“老家干旱缺水,經濟落后,我家里條件差,小時候經常吃不飽飯。那時覺得廚師是個很不錯的職業,最起碼不會餓肚子。”陳寶琪告訴記者,從小他就在心中立下了長大后當廚師的目標。
“窮人孩子早當家”,陳寶琪13歲就從甘肅慶陽到西安學廚師。初來乍到,他人生地不熟,在碰了不知多少次壁后,終于找到了一家愿意收留他的飯店,從此開始了學做川菜、粵菜的漫漫長路。“當學徒的時候沒有一分錢的工資,但只要能讓我跟著師傅學到真本事,我就很滿足了。”回憶起學徒時代的艱辛,陳寶琪歷歷在目。那幾年他邊學習、邊打工維持生活,每天早上六點起床,一直在后廚忙到晚上十點多。站了一天,回到宿舍躺在床上,腳后跟鉆心的疼。陳寶琪說,夏天對于廚師來說,最受罪。廚房悶熱難耐,火紅的爐子炙烤著身體,汗水濕透了工服、模糊了雙眼,但是菜還得認認真真炒,容不得一絲馬虎。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徒時代的艱辛為陳寶琪積累了一大筆人生財富。1999年陳寶琪來到銅川,當年僅有21歲的他就當上了耀縣花園飯店廚師長,從此與銅川這片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耀縣花園飯店在銅川非常有名氣,為陳寶琪展示自我提供了舞臺,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在這期間,他學到了很多先進的飯店管理理念以及菜品研發、食品衛生與安全等方面知識;參加了很多比賽,廚藝大幅提升;認識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為以后發展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3年耀縣花園飯店拆遷,陳寶琪到王益區福樓酒店就職至現在。由于其在專業技術領域的突出表現,2018年3月,他被評為首屆“王益英才”,受到了王益區委區政府表彰。
一路走來,陳寶琪辛勤錘煉廚藝,得到了專業領域的認可,獲得了多項榮譽。他先后榮獲中國西部烹飪大賽金獎、第三屆全國民間美食烹飪大賽特金獎、陜西金廚烹調技術天王獎、銅川養生節養生宴特金獎、陜西特級烹飪大師稱號等。
陳寶琪身兼多職,他不只是大廚、餐飲大賽評委,也是一名黨員,同時還擔任了王益區政協委員、陜西省養生協會營養師、銅川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副會長、銅川孫思邈養生協會副會長等職務。近幾年,他發揮資源優勢,不斷外出參加養生知識培訓,積極研發養生菜品,并主編了《食療與藥膳》,積極為傳承、弘揚藥王養生文化做貢獻。
“做菜如做人一樣,講求良心,要對每一位食客的健康負責。”陳寶琪說,作為一名黨員和政協委員,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社會共同發力,堅決抵制不健康食材、原料等進入市場,讓市民都能吃到放心餐。
如今,陳寶琪成了銅川小有名氣的勵志人物,不僅同時在幾個酒店擔任餐飲出品總監,還創業開了火鍋店。來銅川近二十年,這座城市為他的幸福保駕護航,同時他也在為這座城市的幸福貢獻熱量。陳寶琪說:“銅川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熱愛這片土地和人民,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創新出更多養生菜品,教大家合理用餐,爭取用藥膳代替藥品,讓銅川父老鄉親生活得更健康、更舒心。”(本報記者 程紅蘭 郭穎)
渝貴鐵路進入運行試驗階段
離正式開通又近一步
數九近尾聲 氣溫逐日上升
早高峰私家車和公交車“賽跑” 因為它公交車快15分鐘跑贏了
潮州開展統一滅蚊滅鼠行動
2018年全省總編臺長培訓班在西安舉辦
【我奮斗 我幸福】陳寶琪:從山溝溝走出來的烹調大師
選把好壺,與歲月一起泡養
全市國資監管工作推進會召開
“一帶一路”成世界經濟新看點
觀眾的眼睛亮了!九江城市發展論壇專家嘉賓睿見大PK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到華安縣開展農藥經營許可資質培訓
一根蘿卜干的幸福生活——管窺成都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雅安市舉辦2018年全市網絡安全專題培訓班
全力把責任路段打造成“景德鎮精細樣板路”
2018中國足球協會會員協會冠軍聯賽連云港市賽區(甲?乙)級比賽閉幕
黃江:深夜巡查快速反應 盜竊慣犯再落法網
我市7月份工業用電量創新高
邱成平巡察全市高考考試工作
山海天:多措并舉維護“舌尖安全”
梅州“電力塔”和“通信塔”將實現開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