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創新三亞 為建設世界級濱海旅游城市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見習記者 許潤 本報記者 鄧銘瑤
工作人員在為參觀者介紹三亞市大數據中心數據運行情況。
海棠灣it產業園一期項目施工現場
  2月28日上午,三亞召開2018年三亞市科技創新暨衛生健康大會,為進一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三亞,建設世界級濱海旅游城市提供科技支撐指明了方向。三亞市科技工業信息化局貫徹落實《三亞市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實施意見(2017-2020年)》有關精神,積極推動高科技產業園建設,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積極構建“一支柱兩支撐”產業格局,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
  1
  調整產業結構 加快科技產業主體建設
  海南信息安全基地預計今年10月份開園辦公
  2017年以來,三亞明確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積極打造“一支柱兩支撐”的產業格局,即發展以大旅游為支柱、以新興科技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以此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城市持續發展。三亞市委市政府指出,發展新興科技產業、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等重要任務,是做好新時代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抓手。
  園區平臺是新興科技產業的重要載體。深海科技城、遙感產業園、海棠灣it產業園等一批科技產業園借助中船重工、中船工業、中國電子、中科院深海所、中科院遙感所等“國家隊”力量加速發展,中興通訊、用友新道等高科技企業發展壯大,京東智谷、啟迪南方產業基地等項目加快落地,培育更多具有創新活力的新興科技企業,院士工作站、企業研發中心、雙創中心、“海智計劃”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臺加快建設。
  近日,三亞日報記者走訪了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在海棠灣it產業園打造的、聚焦信息安全產業的“海南信息安全基地”。中電長城網際系統應用有限公司總經理、海南信息安全基地項目負責人賀衛東表示,海南信息安全基地是在國家戰略需求、產業結構調整、央地資源整合、it人才對創新環境需求等四種要素催生的必然產物。
  中國電子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國有綜合性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多年來一直聚焦服務國家網絡安全戰略,致力為國家關鍵基礎設施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為社會提供信息安全服務。在三亞緊緊圍繞構建“一支柱兩支撐”產業格局調整、全力做大做強高科技產業園、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的政策指引下,中國電子根據自己產業結構調整需要,結合it行業內高、精、尖人才高端辦公環境的需求,在三亞建設海南信息安全基地,著力打造國內第一個信息安全產業聚集區。
  賀衛東表示,海南信息安全基地建設是三亞產業環境與企業定位良好匹配的體現。一方面,三亞正在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帶來大數據的增加,大數據對信息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與大數據相關的自動化、智能化應用軟件建設,也需要全方位的網絡安全保障。另一方面,it產業是創新型產業,創新思維需要寬松、自信、舒適的環境,三亞良好的氣候、生態、環境為it精英提供奇思妙想的最好舞臺。此外,地處三亞這個國際旅游熱點城市,將有利于海南信息安全產業基地發展成為國際化的信息產業會展和交流平臺,與此同時,基地的發展也有利于三亞建設成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
  據了解,海棠灣it產業園整體規劃1200畝,將布局信息安全、大健康、軍民融合、金融服務等特色產業。目前正在建設的海南信息安全產業基地占地100畝,建筑面積約13萬立方米,規劃有1棟核心技術攻研中心、封閉式研發基地、1棟孵化中心和4棟人才公寓,預計今年10月份開園辦公并投入使用。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多,創新載體多樣化。目前三亞共有11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5家為2017年新增,2017年營業收入17.7億元,增長42.7%,總納稅1.38億元。全市還有6家省級院士工作站、5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省級眾創空間。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設立了博士后流動站,填補了三亞市博士后流動站的空白。此外,三亞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團隊和技術的發展工作,通過院地科技合作、醫療衛生創新、專項科研試制、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科技創新等5大科技計劃項目,2017年立項96個科研項目,安排扶持資金766萬元;安排320萬元用于配套支持49個國家(省)重點科技項目;組織科技行業相關單位,申報人才專項資金項目10項共計188萬元扶持。
  2
  發揮比較優勢 成為“海陸空”科技創新戰略主戰場
  我省首顆自主研發衛星“海南一號”
  將于2019年發射升空
  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多次指出,要實施“海陸空”科技創新戰略,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培育具有海南獨特優勢的未來產業。“海陸空”科技創新戰略得到了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其中,“海”就是指深海科技,“陸”是指南繁科研,“空”是指商業航天和衛星遙感。可以看出,三亞在三個領域中占了兩個半,可以說三亞是實施“海陸空”科技創新戰略的主戰場。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嚴朝君強調,要著力打造“創新三亞”,堅持從三亞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特點、民生需求等出發,圍繞構建“一支柱兩支撐”產業格局,強化科技供給、補齊工作短板,全力提升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力。
  截至目前,三亞掛牌成立6家科技活動中心和青少年科技活動站,獲批國家旅游局、中國科學院聯合授予的“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稱號。依托水稻科研優勢建成三亞水稻國家公園全國科普示范基地,啟用三亞市大數據中心,舉辦首屆國際水稻論壇,為羅蓬村14戶貧困戶(已脫貧)安裝總裝機76.2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搭建市、區、村三級聯動電商服務體系銷售扶貧農產品……“科技+旅游”、“科技+農業”、“科技+扶貧”、智慧城市等新興科技產業正在成為三亞新的城市名片。
  “海南某些優勢是其他地區沒法改變、沒法追上來的,比如說海南有航天發射場(全國有四個航天發射場),三亞還有衛星數據接收站點,全國大部分的遙感衛星和一些科學實驗的衛星的數據都要從我們這里落地。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主任楊天梁說。
  據了解,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早在2015年就著手籌劃“海南一號”衛星項目,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海南建設海洋強省的長遠規劃,經過反復研討,逐漸形成建設海南衛星星座的構想。海南衛星星座由“海南一號”、“三亞一號”和“三沙一號”系列衛星組成,目前正由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和海南微星遙感技術應用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其中“海南一號”衛星項目已被列入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海南衛星星座由10顆衛星組成,發射計劃在4-5年內完成。2019年發射“海南一號”一期3顆光學衛星;2020年發射“海南一號”二期3顆光學衛星和“三亞一號”2顆多光譜衛星;2021年發射“三沙一號”2顆雷達星。
  3月11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舉辦了“深海勇士”號公眾開放日活動。活動面向公眾播出了“深海勇士”號4500米載人潛水器于2017年8月至10月在南海進行首次載人深潛試驗的紀錄片,該片完整地記錄了“深海勇士”號由淺入深逐步開展海試并順利完成任務的全過程,展示了“深海勇士”號以優良的設計和制造,出色地完成了海試大綱要求的全部任務,進一步提升了我國載人深潛核心技術及關鍵部件的自主創新能力,有力地推動了深海裝備的功能化、譜系化建設,也為我國萬米載人深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介紹,“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是國家863計劃海洋領域“十二五”重大項目“深海潛水器技術與裝備”支持研制的深海裝備,以實現國產化,降低運行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為目標研制的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國產化率達95%。國產載人艙、浮力材、鋰電池、推進器、海水泵、機械手、液壓系統、聲學通信、控制系統、水下定位十大系統已通過2017年8月至10月共計49天的海試驗證,性能可靠,海試期間累計下潛28次,最大下潛度4534米,最長水中時間10小時36分,成功獲得生物樣品29種39只。
  3
  改革人才和產業體制
  匯聚科技創新動能
  加快做大新興科技產業
  相對于三亞的比較優勢而言,科技人才不足和產業基礎薄弱也亟待改變。副市長謝慶林坦言,我市科技創新基礎還比較薄弱,新興科技產業的力量還非常有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還有待提高。接下來,三亞新興科技產業發展要突出重點,改革產業組織體制,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加快建設產業園區,聚合科研院所、南繁體系、高等院校、中央企業和新興科技企業等五支力量,匯聚科技創新動能,加快做大新興科技產業。
  三亞出臺系列政策轉變產業發展思路,吸引人才,做到既要“引進來”也能“留得住”。三亞制定出臺《三亞市“十三五”互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和《三亞市“十三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高新技術產業的團隊和技術引進方向,提出了重點保障措施。出臺《三亞市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實施意見(2017-2020年)》,提出了“夯實一個頂層設計、打造五個發展新高地、建設六個發展平臺、完善四大服務體系”重點工作任務,對我市的科技創新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出臺《三亞市扶持互聯網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每年安排不低于1億元互聯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設立不少于1億元的互聯網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出臺《三亞市引進人才落戶實施細則》、《三亞市國家級人才項目人選配套資助辦法(試行)》、《三亞市人才“海綿城市”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17-2012年)》、《三亞市加強和改進“候鳥型”人才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希望吸引更多人才流入三亞,快速形成新興科技產業的有效人才供給。

揚州各地開展小麥穗期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
我省啟動計劃生育“三金”申報
去年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92家企業總數達到847家
電動車充電,記住這些安全守則
慶“三八” 開展普法咨詢服務
加快建設創新三亞 為建設世界級濱海旅游城市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玩累了喝口茶!湖北發布19條茶文化旅游線路
泉州大力扶持專利代理機構 新注冊登記一次性補助10萬
劉家營鄉四關注做好防汛工作
全省機關黨的建設研討會與會代表來我局調研
英德浛洸醫院開展預防流感便民服務活動
全省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
市九里強制隔離戒毒所“四結合”落實做好清明節戒毒人員獎勵性外出探視工作
【民宗】蚌埠市淮上區“三個著力”認真做好夏季宗教活動場所活動安全
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玄武區排水許可證開啟線上辦理時代
市領導深入分包貧困村調研
鶴崗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 衛生執法案例再獲國家級優秀典型案例獎
香坊區委副書記、區長欒志成調研龍華區社區網格管理工作
上合峰會與對外話語體系傳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无码mv|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一本一道VS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 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中文无码mv|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