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去世,享年99歲。“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比松皇溃傄叩缴谋M頭。最有意義的人生,是離去的時候,能夠留給世人一些念想,乃至受到整個社會的尊敬,田家炳先生顯然是這樣的人。
很多人的記憶里都有一棟“田家炳樓”。自20世紀80年代始,田家炳在全國范圍內累計捐助了93所大學、166所中學、41所小學、19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約1800間鄉村學校圖書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學?;驅W院遍及全國,他因此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單就物質財富看,田家炳不算華人實業家中最富有的,但就向社會捐資的比例來看,他無疑是最突出的人之一——他畢生捐資超過其總資產的80%,金融危機時甚至賣掉自己的住房籌錢向內地捐資助學。一面不改樸素的生活,一面拿出數十億元支持教育事業,他的“摳門”與大方,曾經令很多人肅然起敬。
他對財富有著自己的算法:“捐資又不是浪費,它帶來的收獲和產生的效果,絕對大過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最重要的是把錢用出意義來。”獲得財富的目的不在享受揮霍,唯有造福社會,錢才有意義,才能獲得內心的滿足和幸福。
基礎教育的質量,關系到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進而關系到一個國家國民素質的養成、社會文明的水平。正因為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在所有捐贈中,田家炳最重視師范與中小學,全國所有師范類大學幾乎都有田家炳的捐贈。從這個意義上講,他投入半生心血做的是為社會打基礎的事情,這樣的事情見效很慢,但它關乎社會的元氣和精神。
田家炳代表了一代華人企業家所能達到的精神高度。復雜的時代背景賦予他們強烈的家國情懷,他們既辦實業,也回報社會,把個人的際遇、事業與國家命運、民族富強緊緊聯系在一起。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老一輩華人企業家愛國愛民、兼濟天下的企業家精神。他們對富有的定義、對義利的計算、對社會的責任感,應該被不斷接續傳承。
“貧窮人所惡,富有人所欲。”到底怎樣才算富有呢?真正的富有是一種內心的通透安定,是一種對社會的積極付出,是一種對善的執著,是一種功成不居的謙恭。“有松柏之實而不居其名,有梅竹之風而不矜其節”,世上最富有的是田家炳這樣的人,社會也需要更多這樣的好人。
(摘編于7月12日《湖北日報》)
太和區召開2018年征兵工作會議
可惜!800公斤“黃金山竹”將被銷毀 只因沒有這手續
“梆鼓” 表演助扶貧
周口師范學院與文昌中學將聯合開展實踐教學模式
合肥市城區菜市場建設管理提檔升級工作會召開
世上最富有的是田家炳這樣的人
濰坊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濰坊市企業聯合會關于支援我市災區抗災救災的倡議書
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生豬及生豬產品調運監管的通告
前4月青島海外工程訂單成倍增長 “一帶一路”市場占六成
我市召開城區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會
全球媒體倫理的力作出版 填補媒體倫理研究領域空白
九江一“熊孩子”偷綁銀行卡玩手游消費7000余元,家長要做的是……
江安縣召開兩、三輪車違法載人超員整治工作推進會
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會議暨市級總河長第二次會議召開
鄧州養殖業帶動貧困戶增收 發揮龍頭效應 拓寬幫扶渠道
東升鎮水利所召開黨支部民主生活會
西安街頭隨地吐痰陋習難改 今天你管住自己的嘴了嗎?
美好生活·改革開放40周年濟南印象城市影像展舉辦 70幅照片見證濟南40年變遷
周霽深入工業企業現場辦公時強調 切實提升服務質效 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天河區工商聯召開街道商會黨建工作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