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三通”“兩平臺”,只需一個賬號、一個平臺,一塊白板,便能連起全市任何一個學校的老師、學生以及家長。“互聯網+教育”已成為銀川教育發展的新常態,讓更多孩子能接觸優質的教育資源,極大地拓寬了他們的視野,這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通報了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的28項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做法,銀川市在“互聯網+醫療健康”和“互聯網+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得到國務院辦公廳的通報表揚。而在前不久在寧夏召開的“互聯網+教育”示范省(區)座談會上,國家教育部科技司宣讀了教育部日前致自治區政府的函,正式批復同意我區成立全國首家“互聯網+教育”示范區,這為我區教育改革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互聯網+教育”讓更多孩子共享優質教育
2016年11月3日,航天員景海鵬在天宮2號通過視頻連線,朗讀了第一封公開信。寫這封信的女孩是我區中寧縣寬口井中石油希望學校的學生柯原。2017年她和學校“春蕾”女童合唱團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合唱節上,以一曲《家鄉的枸杞熟了》唱響了人民大會堂。
是什么讓這個女孩走出了大山,與航天員對話。銀川市第二十一小學校長馬恒燕堅定地回答:是“互聯網+教育”。
原來,銀川二十一小學和中寧縣寬口井中石油希望學校結成了幫扶對子,通過互聯網的在線互動課堂,讓大山里的孩子同樣可以享受到銀川二十一小學的優質教育,從而打破了時間、地域、空間的阻礙,讓山村學校老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也豐富了。馬恒燕堅信,隨著國家新一代互聯網的增速,會有更多像柯原這樣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事實上,教育資源不均衡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過去,家長為了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從購置學區房,到天價贊助費,再到輔導班接送,孩子也為了學習而疲于奔命,壓力山大。而互聯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為滿足人們需求、解決各類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近年來,“互聯網+教育”已經逐漸滲透教育行業,在線教育改變了孩子們的學習方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也讓學習這件事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和充滿樂趣。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教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在這一背景下,“互聯網+教育”迅猛發展的大趨勢變得更加清晰。
實現了“三通”建設了“兩平臺”
從總體上來看,截至目前,銀川市實現了“三通”,建設了“兩平臺”。“三通”就是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目前“三通”建設在全市289所中小學達到100%;“兩平臺”是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依托自治區教育云平臺,發揮首府教育資源優勢推動“互聯網+教育”工作實施。
興慶區回民二小等24所學校被確定為“國家級或自治區級教育信息化應用試點示范校”。所有的資源都是免費的,全區任何一所學校的老師、學生以及家長都能申請屬于自己的賬號,隨時下載使用。偏遠地區的老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優質資源,這不僅補齊了老師專業水平的短板,同時更方便老師教學。目前,該校已經將學校歷時數年打磨的所有課程的課件上傳至寧夏教育云平臺,全區任何一所學校都可以免費使用。
興慶區回民二小是銀川“互聯網+教育”的一個典型例子。近年來銀川市“互聯網+教育”工程以中小學“三通”工程為載體,推進硬件環境和軟件使用建設,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截至目前,縣域教育信息化基本達標,興慶區、金鳳區和賀蘭縣通過了自治區教育信息化達標縣驗收,西夏區、靈武市和永寧縣正在申報驗收中。
多向發力建設智慧校園和互聯網學校
國家教育部在批復文件中要求,寧夏“互聯網+教育”示范區的創建工作要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發展目標,進一步完善實施方案,落實配套政策等相關支持保障條件,盡快啟動并加快推動示范區建設工作。
銀川市大數據管理服務局結合教育部門提供的需求調研情況,已起草了《銀川“互聯網+教育”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目前正在面向全市教育領域征求意見。通過構建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基礎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智慧化的環境,提升網絡基礎服務能力,逐步解決校園教學的全向交互和校園管理的高效協同。同時建設互聯網學校,在創新層面積極探索教育創新模式,在教學層面整合課程和名師資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數據價值,解決城鄉師生在課余時間的公平獲取、優質資源共享和學習問題,實現在線學習、虛擬班級分層教學、互聯網+教學的學校共育協作。
在此基礎上,加快完成銀川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解決信息孤島,構建開放生態,實現國家、自治區、市、縣區、學校五級同構互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建立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平臺環境,為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社會教育提供終身學習平臺,滿足教育用戶通過網絡學習空間以及各種信息終端完成教學、學習、教研、管理、社交等方面的需求,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深度融合。
此外,建設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核心素養課程評價體系和教育大數據分析中心,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設,充分發揮智慧教育生態效能,破解教育發展不均衡難題,實現教育普惠化。在此基礎上,推動配套產業聚集發展,吸納國內優秀的教育品牌來銀投資,帶動銀川“互聯網+教育”產業集群發展。
三項機制激發商州旅游干部內生動力
華北最大CAR-T研究中心在高新區建成投用
專家點贊天津港口價格行為規則 建議進一步細化
中醫確有專長人員資格報名開始 8月16日截止
甌海麗岙發現40余座古墓 搶救性發掘出土大量文物
銀川“互聯網+教育”讓師生共享優質資源
四會市行政服務中心黨支部樹黨建品牌,強服務能力
櫻桃紅了
市行政服務中心國稅局窗口以學促行重落實 服務再上新臺階
“彩粽”迎端午
淮北市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發放更便捷了
三亞市公安局飛鷺支隊接受昆侖決搏擊冠軍特訓
我市著力實施大招商戰略紀實
2018年重慶市端午節消費品市場平穩增長
市防指召開部署水庫安全度汛第四次檢查工作會議
博望區新市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勝利閉幕
省委省政府對晉城市進行年度考核
補辦車牌54元嫌麻煩150元買套假牌 被查要罰5000元
鹽城市人大常委會任免名單 (2018年4月13日鹽城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前三季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427.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