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這些毒菇就長在我們常爬的山上
專家在梧桐山、鳳凰山、銀湖山等發現95種野菇,采樣檢測結果對了解毒菇分布有重要意義
毒蘑菇介紹
致命鵝膏,鳳凰山、碧嶺均有發現俗稱白毒傘或白毒鵝膏,本次科考活動發現在鳳凰山、碧嶺均有分布。致命鵝膏2001年最早在廣州發現,是目前為止造成廣東毒蘑菇中毒死亡數量最多的一種。發現十余年間,已有近百人死于該蘑菇中毒。中毒患者目前也無特效解毒劑。
假褐云斑鵝膏,食用10分鐘內可發病本次科考發現在坪山碧嶺有大量假褐云斑鵝膏分布。含微量的2-氨基-4、5-己二烯酸,中毒后潛伏期短,食后10分鐘至6小時內發病,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也有造成腎損傷的報道。
粉孢牛肝菌,毒性不一外形難辨本次科考在鳳凰山、碧嶺、梧桐山均發現多種不同類型的牛肝菌。其中有些種類可以食用,有些中毒后有消化道反應、有些可以引起神經精神癥狀。不同種類的牛肝菌混生在同一林地,外形很難辨別。
絲蓋傘,梧桐山登山道邊就有含有神經精神型毒素。在梧桐山登山路邊發現。中毒表現為瞳孔縮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等類似有機磷殺蟲劑中毒的“毒蕈堿”樣癥狀。
近日,深圳頻發市民食用毒蘑菇中毒事件。5月初,沙井兩女子游鳳凰山采食野蘑菇中毒,其中一人經市三院救治后脫離危險,另一人被家人接回四川老家后,不治離世;市民林先生一家5口吃了從炮臺山采回的小蘑菇,也出現了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經過10多天的救治,目前已恢復健康。
梧桐山、鳳凰山、銀湖山……深圳野生蘑菇的分布和種類情況如何?近日,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中毒控制中心聯合深圳市疾控中心等機構,在中國疾控中心中毒控制中心專家帶領下,進行科考和采樣。
發現致命鵝膏等毒蘑菇
據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中毒控制中心主任郭翔介紹,最近一個月內,深圳發生數起毒蘑菇中毒事件,造成十余人中毒,一人中毒死亡。
深圳到底有多少種毒蘑菇呢?為此,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中毒控制中心聯合深圳市疾控中心,羅湖區、寶安區、坪山區疾控中心和深圳市預防醫學會中毒控制專業委員會組成科考隊,在中國疾控中心中毒控制中心專家帶領下,對深圳梧桐山、鳳凰山、銀湖山和碧嶺及周邊地區野生蘑菇的分布和種類進行了科考和采樣。
“通過3天的科考和采樣,我們共發現95種野生蘑菇,其中包括多次‘肇事’致人死亡的致命鵝膏、具有腎臟毒性的假褐云斑鵝膏菌、造成胃腸炎癥狀的紅菇、引起神經系統癥狀的絲蓋傘等,但具體有多少種有毒蘑菇,還沒有辦法明確,有些需要實驗室鑒定。”郭翔介紹。
野生蘑菇不要采摘食用
“有些蘑菇種類是目前研究較少的,分類和毒性尚不明確,還有些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生長在一起,形態又很相似,即使有多年經驗的‘老司機’僅憑肉眼觀察也不敢輕易判斷。”郭翔提醒市民,安全起見,野生蘑菇不要采摘食用。如果不幸誤食可疑有毒蘑菇,應盡可能保存蘑菇樣品,或拍照留證,立即到就近的醫院就醫,撥打深圳市中毒控制中心24小時中毒咨詢熱線28818999,尋求幫助。
據介紹,此次科考山高路滑,路遇蚊蟲叮咬,毒蛇攔路,隊員們克服了各種困難,同時也收獲了大量有價值的蘑菇標本,采集的樣品經過處理檢測后,將進一步明確分類,對了解深圳市野生蘑菇特別是有毒蘑菇的分布和種類具有重要意義。
晶報記者 王卓芬 通訊員
劉婧/文 晶報記者 金羽澤/圖
新國大人工智能創新及育成中心啟動
長沙1-9月查處蠅貪蛀蟲528人 追繳違規資金2.07億元
市政府召開第36次常務會議
出行注意!臨沂大橋上釣魚甩魚鉤差點刮傷行人臉
2017年臺州市區居民消費價格走勢分析
路邊的野菇不要采!這些毒菇就長在深圳人常爬的山上
完善設施提高品質 為群眾創造更好的居住環境
春節流感爆發可能性不大,武漢目前沒發現重癥病例
紅嘴鷗先鋒抵昆探營
昆明中藥材主打“云”“滇”招牌
郵儲銀行許鎮支行確定為蕪湖市銀監局 最基層網點聯系點
聊城市人大常委會2018年監督工作計劃
網紅主播跳槽背后有哪些"說法"
佳木斯市作風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到同江市開展問卷調查
鼎城區政府辦:“連心夜話”助推精準扶貧
市食藥監局保障揚馬運動員飲食安全
廈門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局部超過37℃
郁洲街道:東河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
全鎮教育工作會議召開
王富生等項城市領導走訪慰問一線干部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