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巴南跳石鎮為村民上門提供農業綜合金融服務。受訪者供圖,發
工作人員到酉陽為農戶講解貸款流程。受訪者供圖,發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如何以民生導向大力發展普惠金融,金融機構又如何將重心下沉,更好地服務實體、服務三農、服務小微?推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系列報道,今(8)日推出第四篇。
【系列報道之一】探索金融扶貧新模式 銀行發力“貸”動農民脫貧致富
【系列報道之二】借力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 重慶300多家小微出口企業“迎風出海”
【系列報道之三】金融“清道夫”深耕不良資產業務 為企業“換血”添生機
政策性農業擔保是財政撬動金融支農的一項政策創新,是解決農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的有效途徑。記者了解到,重慶市農業擔保有限公司(簡稱重慶農業擔保)一直扎根基層一線,深耕三農,發揮擔保橋梁作用,專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提供經營性融資擔保,支持農業產業發展,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得到款、用得起錢、用得好錢”,將更多金融“活水”引入農業農村發展領域,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應,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的實施。
返鄉知識青年投身農業 重慶農業擔保助發展
“我家經濟負擔較重,父親身體也不太好,后來聽說縣政府大力支持發展鄉村旅游,加上牽掛父母,我就回到了鎮里。”城口縣高觀鎮向輝如是說。他從親戚朋友那里東拼西湊借了點錢,修建起“森林人家”,做起了農家樂生意,為彌補農家樂季節性收入,向輝養起了生豬。
萬事開頭難,在掏空積蓄修建完圈舍后,再無資金購入產床設備、購買種豬等,在一次重慶市農業擔保有限公司與鎮政府開展的農業信貸擔保服務對接會上,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填寫了融資申請,沒想到,隔了幾日,就有重慶農業擔保的工作人員上門,僅用兩周時間,就拿到了50萬元的低成本擔保貸款,“而且沒要任何抵押”,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向輝已經被推選為施禮村村黨支部書記,“肯吃苦、見識廣”是當地村民對他的評價,他也成了重慶農業擔保的“粉絲”,及時向村民傳達國家推出的農業信貸政策,鼓勵大家一起干事創業。
像向輝這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但他們在從事農業過程中,往往遇到“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這是由于農業本身受自然等不可抗力影響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信用、缺信息等因素所致。
“因此,我們要做農村金融的生力軍,延伸到最基層的農民身邊,充分了解農民的需求,針對不同的經營規模,圍繞區域優勢,開拓和創新擔保產品,這樣才能讓金融服務農業更接地氣,真正幫助農民解決融資難題。”重慶農業擔保負責人告訴記者。
下伸基層、直聯鎮鄉 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重慶農業擔保是由市人民政府批準,由市財政出資組建的國有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注冊資本金為人民幣11.38億元。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是按照“財農[2015]121號、財農[2017]40號”文件確定的省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按照國家“雙控”要求,服務對象為五大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即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小微農業企業。“去年全年,我們共計為全市近600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近30億元信貸擔保,較去年同期擔保量增長59%。”公司負責人介紹到。
據悉,重慶農擔業務覆蓋全市各農業區縣700多個鄉鎮、4000多個建制村,“短鏈化、垂直化管理”是其深耕三農的法寶。通過分公司駐地化管理,以鄉鎮、村社為切入點,公司進行批量業務開發及挖掘,同時充分創新發揮行政資源優勢,建立“10個區域分公司+3個農業綜合金融服務子公司+33個區縣農業部門聯絡站+441個鄉鎮代辦點”的立體式架構,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我們去年在鄉鎮就開了168場項目評審會,有時候一場要評審上百個項目。”公司負責人說。
此外,還加強“政擔”合作,構建風險防范體系,與市財政及全市29個區縣政府按1:1共建了4.3億元的農業信貸擔保風險保證金,推動強化區縣各級部門在項目推薦和風險源頭管控的責任意識,覆蓋全市、貼近主體、上下聯動、緊密可控、運行高效的服務網絡體系日益完善。
同時,通過總結出4個產業鏈,7個一級行業,134個四級行業,上千個特色評價模型指標,重慶農業擔保總結并推廣“3321”標準化農業信貸調查評價方法和基層干部“帶富貸”、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標識貸”等可推廣、可復制的信貸擔保產品。
“我們首先是做‘三農’工作的,金融只是實現目的的一個手段。我們的業務人員平均年齡26歲,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在田間地頭,日曬雨淋,鉆豬圈、進雞舍、跑田坎是必須的,每一個業務員都有很多感人故事。”公司負責人表示。
服務多元化打造農業電商平臺、運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
農業金融服務正在向多元化發展。據悉,重慶農業擔保以政策擔保為基礎支撐,互聯網農業金融、創業股權投資資金為補充,形成了短、中、長期信貸產品全覆蓋。
“我們不光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還要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在技術、管理、經營等方面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打造了“農哈哈”互聯網農業金融、“渝哈哈”精品農業電商平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業股權投資引導資金等,為農業項目提供農業資產價值評估咨詢、規劃設計和投融資項目建議方案等專項服務,還組建了重慶市現代農業品牌服務促進中心,承擔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運營推廣工作等。
比如,公司在忠縣打造后援技術服務試點區域,共為88家從事林果、生豬、山羊、肉牛、兔類、竹筍類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了142次后援技術服務,并通過行業專家到現場實地進行生產技術、疫病防治指導,有針對性地解答200多個生產技術問題。
同時公司還先后在開展農業互聯網金融、農業創業股權投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信用評價體系、財政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等方面承擔了國家農業部、重慶市財政局、市農委、市科委和市委組織部等30余項課題和項目。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公司將繼續切實推進服務重心下沉,著力支持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實施品牌和創新驅動兩大戰略,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建立以農業信貸擔保為基礎和支撐的四大農業綜合性金融服務體系,及智能化農業信用評價體系,提高信貸擔保量和精準度,創新推動產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和農業普惠金融的發展。
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鄧琳弋
余功斌主持召開市政府黨組(擴大)會議
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年度考評結果桂林兩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獲一優一良
全國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基地與實踐基地聯席會暨環境訴訟程序專門化研討會在漳召開
65歲老青島人憑幼時記憶 歷時4個月手繪百年黃臺路
江南華南等地局部有暴雨 華北等地將現強對流天氣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系列報道之四】姓農為農不脫農 重慶農業擔保助力鄉村振興
通道:開展油菜菌核病“飛防”技術防治示范
“我的假期我成長”成長夏令營結營 孩子們收獲滿滿
張恩亮深入人民辦事中心調研
交警部門辟謠:9月1日前交通違法處理政策不變
宜君縣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暑期專項督查
市農委組織機關干部赴峒山教育基地學習
貴州省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招商推介會舉行
截止28日20時長春市降雪基本結束 平均降雪量7.1毫米
熱播劇《如懿傳》曾在余姚取景
廣州市水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
惠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志愿者到龍門石蓮村慰問貧困戶
市領導會見港澳委員和特邀顧問
黎明鄉開展林下養雞攻堅周活動
揚中句容丹陽供銷社入選縣級全國五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