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燕潔
2017年是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和實施“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的重要一年,文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全面開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準施策、重點發力,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的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增強疾病防治能力,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人口控制水平顯著提高。
“只有全面深化醫藥改革,才能讓老百姓享受到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目前,文登已經實現了階段性改革目標,今后還將努力完成全面深化醫改各項任務,讓醫改紅利更多惠及群眾。”區衛計局局長徐琳表示。
分級診療模式 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新一輪醫改啟動至今,文登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序推進,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為突破口,逐步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2017年,區衛計局根據前期醫聯體建設的基礎,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醫聯體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試點。截至2017年底,區內5所區直醫院、14處鎮衛生院及3處社區衛生服務全部參加醫聯體建設,與威海市區域內和區域外的知名醫院建立醫共體、醫聯體和專科聯盟。
在區域內,以區人民醫院為龍頭,分別與天福、龍山2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緊密型醫共體,與葛家等8處鎮衛生院建立松散型醫共體。截至去年10月底,人民醫院已為醫共體內進行各項檢查1200多人次,開展手術300多例,會診140多次,醫共體內向上轉診650多人次。同時,人民醫院負責醫共體內所有基層醫療機構的消毒供應工作,統籌調配、統一滅菌。區域外的知名大醫院會定期選派專家到醫院坐診、幫助培養專業人才,專科醫院以專科協作為紐帶組建聯盟,形成補位發展模式。
依托文登整骨醫院、人民醫院,設立遠程骨科及綜合放射診斷中心,建立遠程放射心電診斷系統;與威海市中心醫院合作,開展免費的常規心電圖遠程會診;區人民醫院、婦女兒童醫院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婦產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建立遠程會診關系。通過醫聯體、醫共體、專科聯盟建設,運用遠程放射、遠程心電診斷系統及遠程專家會診,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最優質的醫療資源,有力地推動了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的就醫秩序的形成。
發揮特色優勢 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徐琳表示,中醫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隨著中醫的普及推廣,必將會把主動養生、健康長壽的觀念推廣普及,同時中醫的特征是簡便驗廉,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了較高收益,進一步放大了醫改惠民效果。
區衛計局積極推進整骨醫院與部分基層衛生院結成中醫醫共體,實現全區中醫醫療資源共享。同時,區衛計局積極引導其它區直醫院結合自身優勢,發展中醫特色科室。婦女兒童醫院在全市率先將中醫保健與兒保、婦保、孕產期保健等相結合,開展多種中醫診療項目;人民醫院中醫康復治療、皮膚病醫院中醫針刀特色療法也不斷取得新突破。
為進一步筑牢基層服務網底,文登在國醫堂建設上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實現了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建設全覆蓋,提前一年完成建設任務;實現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與威海市中醫院建立中醫專科醫聯體全覆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建共享;實現了每處基層醫療機構至少設置1個中醫精品特色專科全覆蓋。其中,文登營的中醫腫瘤科、大水泊的中醫康復科、張家產的針灸科等特色中醫專科都已小有名氣。
此外,文登還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創辦中醫醫療機構。目前,文登已有社會舉辦中醫診所26處,占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1/3。在此基礎上,文登注重進行服務延伸,整合民間特色中醫資源,積極挖掘整理民間流傳的診療技術、方法、藥方和器械等,積極拓展服務范圍,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治未病”工作,對0-36個月兒童開展中醫調養服務,對65周歲以上老年人開展中醫藥體質辨識,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開展中醫藥健康指導,做到未病養生、防病于先。
堅持軟硬并重 加快推進健康城市建設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近年來,區衛計局高度重視衛生與健康促進工作,堅持以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為中心,從大健康、大衛生的高度出發,采取積極的財政投入政策,加大衛生與健康投入,建設健康公園、健康步道,健全鎮級全民健身中心,構建“10分鐘健身服務圈”及“衛生服務圈”等,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具體工作中,區衛計系統制定了《全區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和《文登區開展第三批健康促進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健康促進與教育的工作任務和職責,并全面普及以合理膳食和公共場所禁煙為重點的公民健康素養知識,以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癥防控為重點的慢性病防治知識,以艾滋病、結核病和碘缺乏病為重點的重點疾病知識,以登革熱、瘧疾防控為重點的除“四害”知識。
與此同時,文登聘請專業機構,編訂了《2016年度威海市文登區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居民健康手冊》,編印《慢性病防控與健康》《健康素養66條》等各類宣傳材料120多萬份,開展健康知識講座100多場(次),免費查體30多萬人次,健康“細胞”創建活動全面鋪開,群眾參與面越來越廣,參與熱情越來越高,健康城市建設的氛圍日益濃厚。
在加快發展健康產業上,整骨醫院投資2.6億元建設的高端康復養老中心項目正在加緊施工中;投資500萬元的人民醫院精神衛生康養中心項目主要從事低保、五保戶精神病人的托養工作,目前部分已投入使用;投資200萬元的大水泊中心衛生院康養中心項目以健康養老為基礎、以康復理療為依托、以健康服務為支撐,預計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
市環保局落實散煤整治工作:讓宣城藍成為天空底色
河東區加強市政設施建設改善城區環境
鄉村旅游急需人才,大學生們看不上?
微型“六尺巷” 幫民解糾紛
吃下“定心丸” 用好“活絡丹”
文登區衛計局:向著全民健康再出發
蓮都:醫院插上“互聯網+”翅膀 老百姓看病“一步到位”
石柱悅崍鎮綠桃村成立村民事務組織助推鄉村振興
離開時留下“過路費” 日本明年開征“出境稅”
29日部分用戶停氣
莒縣:踏“綠”而行 擦亮發展底色
吉利區七月份重要工作推進會召開
國內油價年內第三次下調 汽柴油每噸分別降75元和65元
豐潤:唐城實業有限公司慰問銀城鋪鎮困難群眾
云巖區實施“三大戰役”推進“六區”建設
合肥創新兩會上引發“央媒”關注熱潮
迎江區:章洪海調度財政、重點工程等工作
天宮二號在軌飛行至19年7月之后受控離軌中國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沈陽至洛杉磯航線預計12月18日開通
我市公布緊缺型職業(工種)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