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食堂:一份青菜加一份黃豆燒蹄髈僅收6元
晚霞食堂里,老人們排隊吃飯。 通訊員供圖
昨日上午11點半,天上下著小雨,萬壽橋街辦港務社區居民養老服務中心一樓的晚霞食堂里,隨著65歲的做飯阿姨李玉琳揭開菜盆的蓋子,等候的居民們自發排好了一條“特殊”的長隊準備打飯。隊伍中幾乎全是已經上了年紀的老人。 記者了解到,港務社區晚霞食堂營業一年多以來,以優質的食材、貼心的服務為轄區200多位老人提供了放心的正餐,不僅解決了老年人就餐問題,也使子女們可以安心工作,進一步滿足了社區老年人專業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引進食堂關愛老年居民
據了解,2016年9月,萬壽橋街辦港務社區根據社區現狀,引進了市紅十字會的博愛家園項目解決了部分資金,由社區提供場地,在社區居民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起了晚霞食堂。
昨日, 港務社區書記耿艷告訴記者:“因為社區情況比較特殊,社區里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大,也有不少殘疾人士,他們外出就餐很不方便。開設晚霞食堂不僅解決了老年居民的飲食問題,也為老年人聊天交流提供了場所,40平米的食堂里,能夠同時滿足30人就餐,街坊鄰居可以邊吃邊聊。”
目前晚霞食堂輻射了社區內兩百多位老年居民,在他們的口口相傳下也有越來越多的老人過來就餐。讓社區內的老年居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也希望他們在社區里生活得健康快樂。
價廉物美服務老年居民
“幫我打一份青菜,一份黃豆燒蹄髈。”“6元。”李阿姨為居民打好飯菜,又細心地多打了一些青菜。
“晚霞食堂正在籌劃那會,面向社區招聘燒飯阿姨。我燒了幾十年菜,而且現在退休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自告奮勇為社區繼續發揮余熱。”李阿姨笑著說。
從2016年9月晚霞食堂營業以來,李阿姨幾乎每天早早就會過來洗菜、切菜、準備材料,這些食材都是社區工作人員在市場上集中采購的,十分新鮮。
家住港務小區67歲的戚國芬阿姨是晚霞食堂的常客,因為子女不在身邊,味道不錯價格又比較便宜的晚霞食堂成了老人平時吃飯的第一選擇。
“在晚霞食堂里用餐十分衛生,不僅透明化的廚房做菜的流程都能看得見,食堂里的地面和灶臺他們每天都會清洗。食堂里菜品也是每天一個花樣,讓咱們吃起來不厭煩。”戚阿姨說。
食堂貼心服務獲居民點贊
“港務社區晚霞食堂主要為65歲以上的老人、殘疾人士提供就餐方便,在老年人和殘疾人士就餐后,食堂有多余飯菜的情況下,面向65歲以下居民開放。65歲以上老年人就餐時間為11:30—12:00,65歲以下居民就餐時間為12:00以后。”在食堂窗口的玻璃上一張晚霞食堂就餐標準單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不僅能夠保證每一位到食堂就餐的老人都能打到可口的飯菜,食堂在收費標準上對于老年人也有著自己的“偏心”。雖然每道葷菜4元、每道素菜2元的收費標準一樣,但是老年人喜愛的養生湯和蒸菜只需4元一份,而65歲以下居民則需要5元。
采訪過程中,眾多居民紛紛對晚霞食堂的食材、價格、服務等給予了肯定。孫懷沙阿姨今年65歲,她早早地打好了飯菜,一份小炒肉,一份青菜。孫阿姨笑著告訴記者,自己已經是晚霞食堂的忠實客戶了,從食堂開業第一天就過來了。因為孫阿姨老公去世得早,加上兒女不在身邊,一個人吃飯就成了問題,在家里做不僅花時間,弄多了也吃不完。
“在晚霞食堂里吃飯價格比較便宜,適宜老年人的口味。蒸米飯時也特殊對待,總是蒸一份軟的,一份稍微硬一點,可供選擇。雞肉豬肉這樣的葷菜也是細心地切成了丁,方便下口,青菜總是多燜一會,加上每頓飯都有的養生湯或者蒸菜,特別地貼心。”孫阿姨說。(記者 高然 通訊員 楊冬君 宋文玥)
我市完成今年公共文化目標責任
東莞取消藥品加成 讓利15億元
黃岡交警開展文明交通進駕校活動
2018年"一區三邊"整治工作進展情況10月份第2周統計表
咸安區雙溪衛生院“一站式”服務精準扶貧戶
幸福!社區老人擁有自己的專屬食堂
王寬讓帶隊檢查環保督辦項目
重點工程工地“錯峰”上班避高溫
共享單車違停“罰單”不妨動真格
水管施工員王超,當年施工7小時,如今半小時搞定
城區菜市場改造進展緩慢,到底什么情況?
呼和浩特市群眾信訪舉報邊督邊改信息公開情況一覽表(第十八批)
向陽鄉建業村黃芪試種成功
護好生態底線釋放綠色“紅利”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強調
借力“微課”讓課堂教學更豐富
潯陽小學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師德師風學習
平湖市幼兒園90課時培訓拉開帷幕
長樂大道實現全線通車
贛榆女孩深夜流落徐州街頭 兩地警方聯手女孩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