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線8月15日訊 據長沙晚報(記者 王斌 實習生 李明月)報道 在海邊灘涂種水稻,畝產達520千克!今年5月,國際聯合測產專家組對“海水稻”進行評測,數據很有說服力。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導的“海水稻”團隊將在迪拜開展四個階段的實驗和產業化推廣計劃,預計海水稻人造綠洲到2020年覆蓋迪拜10%以上國土面積。
在剛剛過去的俄羅斯世界杯,64場比賽在12座體育場進行,其中,有3座體育場由中聯重科的新型履帶起重機參建。無獨有偶,另一家長沙企業鐵建重工,于同一時段在莫斯科西南部完成了自主研發的第3臺盾構機“耶甫蓋寧”核心部件的吊裝,這是我國地鐵技術設備首次進入歐洲市場。
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國內首臺高性能3d激光打印機、首臺大直徑硬巖隧道掘進機、軍用級高性能gpu、新型耐3000℃燒蝕陶瓷涂層等一批“長沙創造”產品進入世界領先行列。這就是創新之城長沙迸發出的魅力,這也是湖湘精神“敢為人先”的具象。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上半年長沙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步伐加速,全市44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包括湖南省“五個100”項目)新增產值40多億元。
實效: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成果多
據不完全統計,1—6月,全市44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申請專利159項,授權專利57個,新增產值40.878億元,稅收1.905億元,新增就業3745人。1—6月,44個項目完成投資21.872億元,完成研發投入9.176億元,分別達到全年計劃的34.88 %、63.68%。
1—6月,大部分項目取得實質建設成果。山河智能兩款液壓節能挖掘機完成下車、平臺、動臂、斗桿的有限元分析和應力測試,開展液壓節能挖掘機產品節能原件穩定性和可靠性優化;星邦重工已完成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gtzz46j初步三維圖設計、初步液壓原理和電氣控制方案設計。國科微電子正在進行自主開發的ip核設計、開發、驗證。標朗住工完成超藻泥及其水性涂料生產設備投產。省林科院建成生物航空燃料中試平臺,初步完成萬噸級油桐綠色加工生產線。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科創展示中心已完成裝修。
新貌:高新技術企業年均增長14%
建筑工地在很多人腦海里的第一印象,多數是塵土飛揚的施工以及汗流浹背的工人。但在長沙高新區遠大住工的工業化建筑生產基地里,卻是另一番景象。機械代替人工、工廠代替工地,效率更高、品質更好、更節能環保。上半年,新技術、新動能、新業態、新產業,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強大動力。
到今年8月,“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出臺已有一年,它是長沙市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以系統化的思維、改革的辦法凝聚各方合力出臺的政策體系。2018年以來,長沙市重點抓好省“五個100”項目中長沙地區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發展新興產業,大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加快信息技術、北斗導航、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不斷發掘新業態,繼續推進“雙創”工作,充分營造創新氛圍,發揮社會創造力。
記者了解到,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讓·皮埃爾·索維奇與湖南文象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成立湖南首個諾獎工作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和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組建的“醫學代謝組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落戶長沙。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825家,增長至2017年的1594家,年均增長14%,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51%。
前景:四位一體“科技之城”崛起
2018年以來,長沙新增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軌道交通列車安全保障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感染性疾病及腫瘤基因診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心),三一集團、中南大學相關項目獲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長沙擁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4家,湖南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14家,湖南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培育)18家。工程機械、高端裝備及智能技術應用、汽車及零部件、材料產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主導產業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在創新發展之路上,長沙已是碩果累累。
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高新技術產業將成為推動長沙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長沙智造”和“長沙創造”成為城市發展顯著標志,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生態鏈和技術創新體系全面形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取得明顯突破,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階段性成果,科技強市基本建成。
下一步,長沙將圍繞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四位一體地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到2020年,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有效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力爭在250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2.5%。
市科技局局長趙躍駟說,將進一步明確思路任務舉措,提升執行力和工作效率,彰顯引領創新發展的科技擔當作為,到2030年,長沙將建成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掌握一批產業核心技術,聚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研發團隊,擁有一批世界知名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骨干企業,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劉紹軍:做黨和群眾的"連接橋" 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泗縣選拔紅領巾“小喇叭”講解員
黎作鳳部署推進中心城區污水直排整治工作
漣源市調度部署脫貧攻堅“補短板 強弱項”專項行動
南溪區開工一季度重大項目10個總投資66.14億元
上半年長沙44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新增產值40多億元
國泰君安證券公司來潛開展助推脫貧摘帽系列幫扶活動
湖南省直公積金不待樓盤主體結構封頂即可放款
楊樹生“樹虱子”咋治
我市曲藝作品絢麗綻放“中華頌”全國戲曲邀請展
禪城12.7萬名中小學生開學啦
市中院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通報8個典型案例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總體提升
女子離婚后鬧劇不斷 縱火燒屋發視頻示威
我市步入環境保護“稅時代”
工作人員幫其買票 十天后,老人送來珍藏的連號紙幣
興城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銀川市加速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到2022年臺州要建20個美麗田園綜合體
80萬斤土豆滯銷 90后“土豆哥”不想止步創業路
1-9月張家界市經濟形勢穩中向好[第0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