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全市各級財政部門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綠色發展為總取向,主動適應新常態,堅持先行先試、創新發展,堅持拉高標桿、自我加壓,勝利完成“十二五”財政規劃,順利實施“十三五”財政規劃,開創了財政改革發展的新局面,為推動十九大精神在六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六安新篇章,提供了積極的財政支持和財力保障。
財政收支規模邁上新臺階
全市財政收入四年累計完成610億元、年均增長15.3%,2017年達到184億元,是2013年的1.5倍;人均財政收入由2076元增至3172元,年均增長15.2%。全市財政支出四年累計完成1307億元,年均增長14.3%,2017年達到370億元,是2013年的1.49倍;人均財政支出由4290元增至6379元,年均增長14.1%。2017年末,舒城縣、金安區財政收入突破20億元,霍山縣、霍邱縣、裕安區、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收入突破18億元,金寨縣、葉集區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4.5億元、6億元。
財政服務發展取得新進展
創新建立支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一主六輔”政策體系,實現財政資金由無償變有償、資金變基金、分散變集中、直補變間補四個轉變,通過借轉補、后補助、注資參股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累計出資14.5億元設立政府投資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支持產業發展。累計安排6億元支持市融資擔保公司做大做強,通過發放“4321”新型政銀擔貸款、創業擔保貸款等方式,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建立“1+4”政府購買服務制度體系,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
財政民生保障凸顯新成效
全市民生支出累計1070億元,占財政支出總量81.87%以上,年均增長9.4%,促進了各項民生事業較快發展。累計實施民生工程53項,投入財政資金359.45億元,年均增長11.32%,民生工程工作連續多年全省領先。全市投入35.17億元,支持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職工五大保險參保率逐年提高。全市投入253.44億元,建成保障性住房9.8萬套,改造農村危房37365戶,改擴建農村道路8565公里,整治老舊小區121個。建立專項扶貧資金預算與財政收入增量掛鉤機制,全市投入各類扶貧資金63.98億元,其中市縣兩級專項扶貧資金6.8億元。
財稅體制改革實現新突破
政府預算體系進一步健全,綜合預算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長效機制得到財政部肯定,民生工程信息管理系統被審計署作為正面典型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扶貧項目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國先行先試并受到國務院扶貧辦充分認可。非稅收入財政直征模式、民生工程清單管理制度、綜合治稅機制、部門財務統管等改革在全省領先。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健全,債務風險總體可控。營改增改革全面推開,實現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市屬58家國有企業分類改革順利完成,新一輪改革全面啟動。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現財政統管全覆蓋,經營性國有資產全面實行市場化運營。
財政作風建設得到新加強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講重作”專題教育和專題警示教育,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制定財政業務、機關建設等方面制度185項,建立年計劃、周調度、月考核、季兌現、年總評工作機制和“4+n”效能考評體系,創新預算編制集中會商模式,財政保障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市財政局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六五普法先進單位”、市集體二等功等市級以上榮譽表彰百余次。
恩施市重點項目加速建設
番禺鐘村:鬧市區逾萬平米違建商業樓被強拆
遜克縣召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會議
商事制度改革受媒體關注
食藥監部門發布食品安全消費警示
砥礪奮進譜新篇——四年來六安財政工作回顧
外國友人動車落銅镲 鐵路多部門聯動完璧歸趙
固鎮供電公司:運檢支部筑牢“春節”廉潔反腐防線
宣講人員分赴各地宣講 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洪湖赤壁長江公路大橋主橋首樁順利開鉆
杭州一年中最好的春光來了
云南愛故鄉工作站掛牌成立
杭州開展 汽車4S店專項檢查
[發改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擴大)會議
舟山羽毛球的苦惱參與度很廣,但競技水平落后
“拳”迷心竅全民看招 世界拳王爭霸賽重金征集口號
掃黑除惡進行時:重點打擊涉水違法犯罪 全力維護水事秩序
全面打贏確權登記攻堅戰
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開展春節慰問活動
環衛協會情系西隴 助力社區創文鞏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