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高雯】“22號,22號,從泰山路由北向南開始灑水作業……24號,24號,從興鶴大街由南向北開始作業……”近日,在淇濱區園林局水車隊調度室內,該局總工程師董士龍拿著對講機安排車隊的灑水作業。
為了更好地開展城區揚塵污染防治工作,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好轉,自2016年起,淇濱區園林局投入34輛大氣污染治理車(灑水車20輛、噴霧車11輛、高壓清洗車3輛)對城區31條道路、8條小巷開展灑水除塵工作。其中,灑水車負責城區路段灑水作業,霧炮車負責107國道及轄區內噴霧降塵作業,高壓清洗車負責清洗城區道路、廣場和游園的淤泥及塵土。
“因為晚上行車視線不好,出來納涼的市民也比較多,所以我們要在操作技術允許的范圍內盡量避讓行人。”董士龍告訴記者,“作為凈化、美化城市的主力軍,灑水車從早上6點開始灑水到7點半,目的就是避開7點半至8點半的上班高峰時段。上午8點半后,我們會根據路面情況增加灑水頻次。11點半到12點半是中午下班高峰時段,我們會要求灑水車司機盡量避開車流量大的主干道。從早上開始,我們每天堅持灑水9個頻次,基本保持路面、空氣濕潤,盡我們所能給市民創造良好生活環境。”
每天不間斷灑水沖路、噴霧降塵,是全面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淇濱區園林局總工程師,董士龍根據城區不同路段的不同情況,多次進行實地測試和走訪了解,以期發揮水車隊的最大作用。
“治理大氣污染有除塵、抑塵、壓塵多種方法,灑水作業起到抑塵和壓塵的作用。灑水作業保持了路面濕潤,讓灰塵無法揚起,空氣質量自然提高了。”董士龍告訴記者。
“這兩年路上又是灑水又是噴霧,我們能感覺到空氣質量有了明顯改善,出門也不用戴口罩了。”帶著女兒在鶴壁迎賓館前人行道上散步的劉女士笑著說。
聽到這些話,董士龍臉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總值班:李宏慶
責任編輯:樊翠翠
楊軍到埇橋區調研現代農業示范區
松山區孤兒補助資金全部發放到位
葉牛平主持召開市政府六屆24次常務會議
光明新區高級中學師生同卷考提升教師業務能力
烏當區人社局摸清底數、優化服務扎實抓好2017年度全口徑人才資源統計工作
董士龍:盡我們所能給市民創造優良生活環境
增城區1978電影小鎮微改造項目實施方案審議通過
交通銀行滁州分行積極做好迎接清明假期服務準備工作
手機一刷就可辦理市民卡業務
息烽縣:鍛鑄“利劍” 揮斬“毒魔”
受鄭柵潔委托 副市長褚銀良看望慰問執法時受傷的城管隊員
海口志愿服務覆蓋所有濕地資源
南麂島停航5日 初三恢復正常
首屆成都醫美節將于9月28日-10月4日在成都舉行
徐州市就業援助月活動啟動
建設健康大桂林 增強市民幸福感
華錄集團蟬聯全國文化企業30強
雅安市質檢所黨支部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
昌邑區明確全年旅游工作方向
公交車上問計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