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彎小學智慧課堂
日前市教育局發布《關于促進教育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行動計劃(2018—2022年)》,確定到2020年建設中小學、幼兒園536所,增加學位約28萬座,滿足市民公共教育服務需求。
到2022年,我市將形成與高品質和諧宜居公園城市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高水平實現“學有所教”,讓城鄉居民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達到新的廣度和深度,合作效益顯著呈現,技能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教育服務對城市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基本建成15分鐘便民學習服務圈,個性化、品質化教育長足發展,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培訓機構,努力把成都打造成國際研學旅行和留學目的地。
我市將完善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建立合理的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啟動調整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調整公益性幼兒園收費標準和財政補助標準。探索ppp模式和創新運用新型民辦公助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建設普惠性幼兒園。保持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動態調整。
我市還將推動出臺《全面深化新時代全市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辦法》,嚴格教師職業準入,全面提高教師校(園)長學歷水平和專業發展能力。實施中小學校長領航培訓計劃,加強“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加強市、縣、校三級培訓的統籌聯動,推進分層分類分崗的全員培訓,引導教師進行有效的終身學習,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
優化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增加教育公共服務供給。實施全域成都教育統籌規劃,修編《中心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規劃(2017—2035年)》。實行“掛圖促建”,提高教育設施建成投用率。全面實施中心城區中小學、幼兒園“三年攻堅”行動計劃,至2020年計劃建設中小學、幼兒園536所,增加學位約28萬座,滿足市民公共教育服務需求。
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實施成都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總量,鼓勵扶持普惠性幼兒園。到2022年,全市3—5歲幼兒入園率達99%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達80%以上,全市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二級園以上在園幼兒數占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達70%以上。
促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啟動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工作。全面實施優質學校培育計劃,通過與高校共建中小學(幼兒園)、“新優質學?!迸嘤?、學區制、名校集團發展、學校結對幫扶、跨區域委托管理等方式,增加義務教育優質資源供給。實施領航高中、特色高中和綜合高中建設三大工程,引導不同學校找準定位、聚焦內涵、辦出特色、提升品質。重點培育71所領航高中、特色高中和綜合高中,構建普通高中優質特色多樣化發展格局。
大力提升產業發展支撐能力
全方位推動專業人才培養。全力支持在蓉高校“雙一流”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創辦國際校區,與世界一流大學共建契合成都長遠戰略的學科和院系。改革中職學校生活性服務類專業教師評聘辦法,建立引進具有行業實踐能力的生活性服務類專業課教師選聘制度。到2022年,全市建設2—3個生活性服務類專業特色院校,建設3—5個生活性服務類專業實訓基地,每年培養15000名生活性服務類專業技能型人才。
大力推進“產教融合”。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職教園區建設,開展示范性職教集團和特色職業院校建設。深入推進“技能成都”建設,深化現代學徒制試點。出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專業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海航集團創辦成都天府旅游職業學院。推進成都大學與新華三集團開展專業建設、在線教育等合作。推進成都職業技術學院與京東方集團合作成立“成職京東方學院”。加快推進成立軌道交通學院,為百年軌道交通事業培育人才。
切實保障各類人才子女就學。優化高層次人才及企業高端人才子女在蓉就學服務措施,強力支撐“產業新政五十條”和蓉城人才綠卡制度,確保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子女在蓉就學率達100%,切實消除各類人才來蓉創新創業的后顧之憂。建立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制度,妥善解決隨遷子女入學。
打造“優教成都”品牌
積極探索多樣化、個性化教育服務。推進教育由“標準化供給”向“個性化服務”轉變。創新構建“互聯網+教育服務”新模式,匯聚名校名師,打造“成都數字學?!逼放啤:霌P天府文化,開發“熊貓課程”,辦好“天府學堂”。推動出臺《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實施意見》,擴大國際友城留學生獎學金、“一帶一路”留學生獎學金、東盟藝術獎學金影響力,努力把成都打造成國際研學旅行和留學目的地。改進實踐育人,出臺《成都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意見》。完善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關于做好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全面提升社區教育服務品質。大力實施《成都市社區教育促進條例》。推進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建設,建立面向全市終身教育學習者的學習成果認證、管理與服務體系。推動社區教育機構標準化建設,打造“最成都·市民課堂民生”升級版,到2022年,全市建成“安全教育”“親子教育”“老年教育”等40個市民游學體驗學習基地,開發都江堰水文化、蒲江茶香游學、龍泉驛汽車文化、郫都區舌尖上的蜀味、蜀繡體驗游學等40條游學體驗學習線路。推動出臺《成都市關于加快老年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建設老年教育示范點位。
大力支持民辦教育規范發展。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及配套政策,以民辦教育分類管理和分類登記為契機,著力營造公平競爭有序的民辦教育投資環境。順應新一輪消費升級大潮,積極培育培訓市場新的增長點。鼓勵民辦文化教育培訓機構開設營地教育、科普教育、藝體教育等培訓項目,探索非遺文化、創意設計、stem教育等辦學空間。鼓勵有條件的民辦幼兒園面向家長和社區開展公益性0—3歲早期教育指導。支持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舉辦面向青少年的公益培訓和研學活動。培育5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知名教育培訓機構,鼓勵和支持音樂、舞蹈、美術、國學、文史、科創等教育研培機構發展。配合市人社局做好職業培訓。出臺民辦文化教育培訓機構治理方案、監管辦法和分等定級標準。完善區(市)縣綜合(聯合)執法機制,建立文化教育培訓市場常態管理機制。(記者 周波)
原標題:打造優教成都品牌 我市四年內將增加28萬學位
相關新聞
我市計劃用3年 建536所中小學及幼兒園
增加28萬個學位
昨日,記者從市教育局公布的《關于促進教育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的行動計劃(2018-2022年)》了解到,到2022年,成都計劃建設中小學及幼兒園536所,新增學位約28萬個。同時,努力把成都打造成國際研學旅行和留學目的地。據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此市教育局專門制定了發展目標:
到2022年,形成與高品質和諧宜居公園城市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高水平實現“學有所教”,讓城鄉居民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到2022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達到新的廣度和深度,合作效益顯著呈現,技能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教育服務對城市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到2022年,基本建成15分鐘便民學習服務圈,個性化、品質化教育長足發展,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培訓機構,努力把成都打造成國際研學旅行和留學目的地。
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總量,鼓勵扶持普惠性幼兒園。到2022年,全市3-5歲幼兒入園率達99%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達80%以上,全市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率(二級園以上在園幼兒數占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達70%以上。
另外,成都將大力提升產業發展支撐能力,全力支持在蓉高?!半p一流”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創辦國際校區,與世界一流大學共建契合成都長遠戰略的學科和院系。
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深入推進“技能成都”建設,深化現代學徒制試點。出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專業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海航集團創辦成都天府旅游職業學院。推進成都大學與新華三集團開展專業建設、在線教育等合作。推進成都職業技術學院與京東方集團合作成立“成職京東方學院”。加快推進成立軌道交通學院,為百年軌道交通事業培育人才。
與此同時,改革中職學校生活性服務類專業教師評聘辦法,建立引進具有行業實踐能力的生活性服務類專業課教師選聘制度。到2022年,全市建設2-3個生活性服務類專業特色院校,建設3-5個生活性服務類專業實訓基地,每年培養15000名生活性服務類專業技能型人才。
此外,我市還將建立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制度,妥善解決隨遷子女入學。推動社區教育機構標準化建設,打造“最成都·市民課堂民生”升級版,到2022年,全市建成“安全教育”“親子教育”“老年教育”等40個市民游學體驗學習基地,開發都江堰水文化、蒲江茶香游學等40條游學體驗學習線路。(記者 趙子君)
交警救助迷路老人 家人送錦旗表感謝
金山區林業站召開有機水果生產專家研討會
廈門佛事用品春季展今起開門迎客 參展作品讓客戶放心
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考察調研辰河農業
市城管辦召開泥頭車管理工作會議 深入推進道路揚塵污染治理
打造優教成都品牌 成都四年內將增加28萬學位
臺風"摩羯"來襲南京將迎8級大風與暴雨 明天高溫重返35℃
莼菜好吃卻難采 更難的是這營生后繼乏人
走出戶外“酷”起來
小龍蝦開始熱賣 近期售價同比上漲三分之一
黃關春赴古丈調研精準脫貧和政法綜治工作
廈深鐵路汕頭聯絡線完成全部架鋪
我們的鄰居,有多少是這樣的?
我市代表隊在全省物業管理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先進單位”稱號
王福榮:三個“癱兒”一個媽
上半年新增6226名參保人,當期支出14.46億元醫?;?,實施5項醫?;菝裥抡沂嗅t保用改革書寫“民生厚度”
“倍增計劃”前期實施好 效果逐步顯現
廬山工業園主要負責人帶頭開展“安全生產月”主題宣講
市人大常委會舉辦市十六屆人大代表初任培訓班
我局組織收看2018年全省水利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視頻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