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財政廳、省環保廳根據《福建省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按照“水環境質量(權重70%)、森林生態和用水總量控制”三類因素,進行評估考核,對全省重點流域生態補償資金統籌分配。由于我市去年水質全省第一,2018年獲得補償金2.85億元。至此,我市水質已連續四年保持全省第一,累計獲得重點流域生態補償金11.48億元,補償資金總量位居全省首位。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各項措施,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堅持依法治水、科學治水、全民治水,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水資源管理機制,水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成功列入國家低碳城市試點,被評為32個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范區之一。
2017年,全市用水總量為24.07億立方米,比省下達控制目標26.81億立方米減少2.74億立方米。在年平均降雨量同比下降42%,主要河流徑流量同比下降52%的情況下,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消滅五類及劣五類水體,全市18個國(省)控河流水質斷面均符合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水環境功能。110個小流域水質斷面中一至三類水質斷面107個,占97.3%,比2016年普查監測時提高11.8個百分點,其中一至二類水質斷面68個,占61.8%,比2016年普查監測時提高43.6個百分點,優良水質比例不斷上升。轄區沙溪、金溪、尤溪三條水系的控斷面水質達標率達96.4%,優良比例位居全省首位。
去年,全市超額完成植樹造林,面積達23.16萬畝、責任制目標完成
率114%;城鄉綠化穩步推進;森林經營持續提升,撫育完成221.16萬畝、責任制目標完成率達123%,封山育林完成23.44萬畝、責任制目標完成率達102%,森林經營示范走廊建設穩步推進。同時,通過多年開展生態效益績效評價,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建立生態公益林儲備庫、優化布局生態公益林、創新森林資源管護和探索建立地方森林生態補償機制、區劃界定國家級公益林、核實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等級,現已初步建成相對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對改善我市的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作用。(巫瑞萬 通訊員 顏永明)
平谷地稅局第一稅務所黨支部“快、準、實”迅速掀起學習踐行十九大精神熱潮
聊城東昌府區79個老舊小區改造名單出爐 總投資6580萬元
第五屆特殊教育優質課比賽在蘭舉行
科技引領創新農企增添活力
表彰好人樹楷模 古書院里倡文明
我市獲省上重點流域生態補償金2.85億元
蕉城雷東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以文化人 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市建委2018年三季度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炎炎夏日送清涼 西瓜譜寫魚水情
實施“多規合一” 改造“兩水三岸” 沅陵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
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考察調研辰河農業
市城管辦召開泥頭車管理工作會議 深入推進道路揚塵污染治理
打造優教成都品牌 成都四年內將增加28萬學位
臺風"摩羯"來襲南京將迎8級大風與暴雨 明天高溫重返35℃
莼菜好吃卻難采 更難的是這營生后繼乏人
走出戶外“酷”起來
小龍蝦開始熱賣 近期售價同比上漲三分之一
明年德陽水務重點實施九大工程
占道停車 噪音吵人 夜晚的文化廣場讓人“不省心”
我市“三個強化”推進成品油市場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