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金義都市新區生態廊道建設及“五水共治”迎來年度考核。市第五考核組實地走訪了部分項目現場,對小微水體、排污口等進行抽檢。
今年以來,新區堅持“生態立本”,以生態廊道建設為抓手,以“五水共治”為依托,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截至11月底,新區15個生態廊道建設項目開工率100%,投資額約9.3億元。
其中,“水鄉低田·漁歌小鎮”作為浙中生態廊道示范段項目之一,預計總投資6.2億元,目前4個子項目正在全速建設;孝順溪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先后投入7000多萬元,現已經完成驗收,孝順溪支家段十景落成。
在“五水共治”方面,新區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為契機,實施西水東輸、集鎮管網改造等5個治水配套工程,總投資6.5億元,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資額的103%。其中,總投資2.6億元的西水東輸工程1到6標正在緊張施工,溝槽開挖完成17.1公里,管道安裝11公里;集鎮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工程完成投資9500萬元,建成管網36公里;西線截污干管建成2公里。另外,新區還新建了供水管網3公里、污水管網6公里。
作為浙中生態廊道中的金義生態田園板塊,新區通過剿劣、源頭治理、雨污分流等行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態答卷。擴大剿劣面,徹底摸排,將疑似劣v類小微水體數量從最初的66個增加到470個,并第一時間進行水質化驗確認;加強源頭治理,先后退養珍珠塘251戶,拆除40家養殖場,檢查企業1560多家,完成清淤76萬立方米;推進雨污分流,采取服務外包方式成立13個排查小組,對307家雨污合流企業進行問題整改,完成35個排污口整治。
明年,新區將繼續圍繞治水、文化旅游等板塊謀劃項目,加塊推動生態廊道建設和“五水共治”。按照計劃,明年新區將投資5億元,完成29個項目的新建、續建。
咸陽市科技創新行動助推精準扶貧
長興紡織品出口非洲市場逆勢上揚
朱前明主持召開新化2018年第15次縣委常委會議
藍田雅竹軒小區“批小建大” 有房產證卻無法辦理過戶
最新預報!最低溫-7~-5℃ 湘潭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持續到1月31日
金義都市新區生態賬本亮眼
中辦、國辦:明年起由稅務部門征收“五險”
三項限制類醫療技術實力出眾 臺州醫院躋身全省首批培訓基地
市郵儲銀行 “三個持續”助力反假貨幣宣傳
那坡邊境百坎村桑蠶產業助推脫貧奔康
幼兒園師生擰千余魔方拼國旗
推進“四個轉變” 實施“五四戰略”日子有奔頭,脫貧有勁頭
海棠區在全市率先完成中水沖廁改造項目
市地稅環保部門聯合出臺環境保護稅核定征收辦法
新修訂的《四川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具有四大特點
【提醒】山西省取消30家小額貸款公司經營資格
蘇州市各縣級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
龔建梅深入崇文街道代家灣村指導
就業幫扶拓寬貧困戶增收路
常德軍分區掀起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