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媒體云集瓷都 共赴瓷上嘉年華
2018瓷博會盛況空前媒體記者頻頻點贊
參加瓷博會采訪的媒體記者們采訪外國參展商。 (記者 程少艾 攝)
景德鎮新聞網訊(記者 張怡)10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又一次拉開帷幕。經過14年的接續打造,瓷博會已經成為宣傳景德鎮陶瓷產業和陶瓷文化的名片,不僅是江西擴大開放的重要平臺,更是部省合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有效載體。也正因為此,每年的瓷博會都是國內外新聞媒體爭相關注的對象。
據了解,今年的瓷博會共吸引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求是、經濟日報、中新社、中國青年報、法制日報、農民日報、香港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江西日報、江西電視臺、鳳凰網、網易、騰訊網等近百家新聞媒體的持續廣泛關注。
2018年對于景德鎮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景德鎮國家級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喜獲國務院批準,中歐城市實驗室也落戶在景德鎮……這一系列的大好機遇,給景德鎮當前的發展和下一階段的謀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臺和機遇。
瓷博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聞媒體紛紛以陶瓷文化為主題,在宣傳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同時,更把景德鎮這座城市近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和散發出的生態美、人文美推介出去,更好地講好中國景德鎮的故事,讓全世界更好地感受景德鎮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在瓷博會展館內的土耳其陶瓷展位前,店主巴特的介紹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巴特已經來中國11年了,去年第一次參加瓷博會,交易額就相當滿意,今年他又早早訂下展位,并計劃著手落戶三寶村,正式成為“景漂”一族。發現新聞點的媒體記者們紛紛圍住巴特,詳細了解土耳其風情的陶瓷工藝。采訪結束后,江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主持人高穎說,陶瓷藝術的魅力吸引“匠從八方來”,文化創新的發展再創“器成天下走”的輝煌,景德鎮瓷器再次成為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載體,陶瓷為媒,中國用青花故事,與世界對話。
意大利法恩莎參展商負責人卡拉·貝里迪告訴前來采訪她的媒體記者們,今年是她第一次來景德鎮參加瓷博會,景德鎮濃厚的陶瓷文化氛圍讓他感到非常激動。卡拉·貝里迪說,法恩莎是意大利的著名陶瓷小鎮,文藝復興時期曾聞名歐洲,這次她來到景德鎮,想把法恩莎的歷史和藝術風格介紹給中國。參加采訪的江西廣播電視臺農村頻率記者李程感嘆道:“今天的景德鎮給我的感覺就是世界陶瓷的中心,全世界最頂尖的瓷器都聚集在這里,向全世界展示著瓷文化的魅力,在這里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永遠充滿著活躍的創造。”
人民日報社記者孫超是江西人,自小便來過景德鎮。談及兒時對景德鎮的記憶,他說:“路不太好,天空不是很藍,煙囪也多。”而今,再次聊起景德鎮,他表示,這里公園多了起來,有展覽館、藝術中心、體育館,不僅環境變得好了,也變得很潮很有范兒了。
新華社江西分社記者溫美良非常喜歡景德鎮這座城市,稱這里處處散發出藝術的氣息。“第一次來景德鎮,看到的是雜亂無章。”溫美良坦言,首次的景德鎮之行印象并不好,與他構想的世界瓷都有著較大差距,但接下來,他每次來到景德鎮,都能看到令人驚喜的變化。他說,“最大的感受是環境變化,一下高速,便能看到充滿歐洲田園風光式的昌南湖,城區里也處處是綠地,而這些不是簡單的綠化,處處都彰顯出具有高品位的設計感,讓這座城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魏宇是江西電視臺二套派駐景德鎮的記者,從2016年來到景德鎮,他見證了景德鎮這兩年來的種種變化,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交通更安全便捷、環境更優美宜居。雖然魏宇平時采訪的多為民生報道,但身在瓷都,他對陶瓷也是格外喜愛。他說,他對陶溪川陶瓷文化創意街區印象深刻,覺得這里是一個充滿藝術感、非常包容的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都可以在這里創業、創作,彼此之間會產生思想碰撞、激發靈感,正如陶溪川的名字一樣,海納百川,所以造就了無限創意。(來源:景德鎮日報)
淮北-宿州高鐵站的大巴和商務快客停運?假的!
記者調查:青州交警亂收費?
快遞企業爭相“送藥”:逼退“小散”容易 PK醫藥巨頭難
沖關拒檢撞翻協警 湘潭一駕駛員被立案調查
當涂:吳瑞新會見奧克斯集團副董事長何錫萬
2018瓷博會盛況空前新聞媒體記者頻頻點贊
節后求職應聘 慎防遭遇詐騙
密織立體路網疏通毛細血管 打通斷頭路升級軌交線閔行交通福利值得期待
政協寶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常委會議召開
人氣偶像謝蕾蕾在上海握手會上送粉絲《東江時報》
信陽明港機場標識和地名書法作品征集半月來稿逾500件
云南組團來閩 了解泉企發展需求
我市做強大平臺 培育經濟新動能
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珠海經濟特區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辦法(草案)》 特定條件下輔警可使用約束性警械
市城管執法局黨組召開2017年度民主生活會
崇明“換道前行”:“速度”緩了“品質”升了
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怎么發放?
市政協召開“雙聯雙創”活動座談會
東遼河流域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工作推進會在我市召開
宿州市委辦公室深入開展“全市創先進、全省爭先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