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程完工臨時板房竟遲遲不拆
深圳新聞網訊 工程竣工2年多,而項目臨時用板房卻遲遲不拆除,里面還住滿了工人,不但侵占了國有土地,還對環境造成了一定污染。近日,市民投訴坪山區田心社區環境園一大型違法建筑,該建筑原屬一水務工程項目臨時板房,但工程竣工后板房一直賴著不拆,坪山執法部門接報后,出動300余人,一舉拆除了這一面積達9850平方米的違法建筑。
出動300余人拆9850平米違建
據了解,該處臨時建筑由深圳市水務局2013年9月12日向市規劃國土委坪山管理局申請建設,使用期限為2年,主要作為田心污水處理工程項目部。期滿后,當事人并未在規定時間內恢復土地原貌,而是“賴”在該處至今。強制拆除前,規劃土地監察局已發出通知責令其搬走,并多次勸說,但當事人均置之不理。
近日,坪山區規劃土地監察局聯合坪山公安分局、石井街道辦事處以及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出動工作人員300余人,依法對石井街道辦事處田心社區環境園路a段大型違法建筑進行拆除,拆除面積達9850平方米。
全區排查竣工項目違規用房
“其實這個問題在全市都存在,很多工程完成了,但項目用房并沒有及時拆除,而是用做他用,從而形成違法建筑。目前,我們全區正開展對這類違法建筑的拆除行動。”坪山區規劃土地監察局局長劉茂告訴記者。
據劉茂介紹,自從去年坪山區成立國有土地監管中心以來,開展了對轄區國有土地全面排查,在排查過程中他們發現有一類違法建筑比較特殊,即很多正規工程竣工后留下的板房,有的板房已經存在10多年了。
這些成為違建的板房的用途大致有三種;一是建筑公司為節省成本,繼續出租給工人用;二是轉賣給他人用作商業用途;三是堆放建材等物,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目前,坪山區規劃土地監察局已啟動全區違法建筑和違法用地的全面管控及拆違夏季攻堅戰,確保今年歷史違法建筑“減存量”目標實現,并在全市率先走出一條清理工程項目板房違規占地問題之路。(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谷少傳)
從“靠山吃山”到“靠山護山”——地震災區青川的綠色發展經
南昌建全省最大智能立體停車場
圍擋后垃圾堆成山環衛工人突擊清理
儀征現存唯一石墩板橋成危橋 服役33年的鼓樓橋改造升級
文登省級政務服務熱線標準化試點成功通過驗收
工程完工臨時板房竟遲遲不拆
大媽撿手機索酬2000元不成竟當場摔機,官方通報來了
天全縣召開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推進會
怡康小學學生開展防溺水知識答題活動
市委黨校2018年秋季主體班開班
道縣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省內異地駕考用身份證即可報名 網上能輕松繳
上高縣河南小學組織開展“萬師訪萬家”活動
未雨綢繆 提高質量
延安市房屋征收管理局2018年部門綜合預算說明
朔州交通運輸系統“三心”服務傳遞“愛心送考”接力棒
鄭備深入射洪縣督導信訪維穩工作
羅湖擬下沉布心路打造“立體”交通網絡
武都路地稅管理分局積極落實“最多跑一次”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4月1日開始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