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譚明猛 通訊員孫克亮)近日,由武漢市蔡甸區檢察院提起訴訟的一起非法狩獵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該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這是該區公開審理的首例涉野生動物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17年10月,高某、盧某二人來到蔡甸區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禁獵區)內,數次采用農藥拌谷子的方式捕殺野生鳥類,造成省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及國家“三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鳥類死亡及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破壞。案發后,公安機關共查獲綠頭鴨、黑水雞、灰雁、赤膀鴨、斑嘴鴨等鳥類死體260只。
經查,260只野生鳥類中,湖北省省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3種共37只,列入國家三有名錄野生鳥類6種共223只。
檢察機關認為,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是野生動物禁獵區,被告人高某、盧某二人非法捕獲大量三有保護名錄鳥類、省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的行為,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非法狩獵罪,應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其犯罪行為造成野生動物資源損失,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高某、盧某二人還依法應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庭審中,兩名被告人對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表示愿意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
據悉,該案是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發布后,武漢市蔡甸區檢察院提起的首例生態環境領域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此次庭審,該院還邀請了2名武漢市人民監督員全程參與觀摩與旁聽,人民監督員表示,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事關民生福祉,檢察機關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對違法者提起公益訴訟,充分履行了其法律監督職能。該案的辦理不僅讓生態環境的破壞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更主要還對潛在的、有類似行為的生態破壞者予以警示和震懾。
渭南市解除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的通告
全國專家齊聚鄭州“把脈”綠色出行
美蘭演豐演東村 得到“國家認證”
鼎城區堯天坪中心校:食堂怎么辦聽聽學生的
面條含塑化劑?乒乓球雞蛋是假雞蛋嗎?市場監管局來驗證
男子捕260只野生鳥 蔡甸檢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宜都]舉行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總結表彰會 全面開啟“四城聯創”新征程
上思樂村淘打造縣域電商服務體系助力農特產品雙向流通
“老賴”聽聞無人擔保悔恨落淚
道縣人民法院:一男子法庭質證時撕毀證據 被拘15日
秋老虎來了空調又重啟,周四起北風陣雨趕來降溫
定興縣蟬聯“河北品牌建設典范縣”
豐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居全市首位
【助力創文】廣東:建好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 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提質升級
中國四大名園門票展在避暑山莊博物館舉辦
三臺縣委副書記吳明禹到花園鎮殷家壕河堤調研指導搶修加固工作
3號線一期及寧奉線首通段2019年底將同步開通試運營
湘潭市開展勞動用工和社保專項檢查
湖北省咸寧市城管執法委來潭考察交流城市管理工作
2018春季寧波國際教育展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