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市是中國無核蜜橘之鄉,全市柑橘栽培面積達20萬畝,常年產量30萬噸,年產值超12億元。近年來,臨海市堅持“圍繞產業抓人才,抓好人才促產業”理念,以柑橘產業為依托,大力實施人才興農戰略,把人才聚在產業鏈,讓群眾富在產業鏈,實現人才與柑橘產業同頻共振,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
一、立足產業補短板,“三類人才”招引回鄉。圍繞柑橘產業發展定位,著力引進能夠推動產業提升、帶動產業發展的專業人才,補齊產業鏈上人才缺失短板。一是“橘專家”聚集在生產鏈上。與中國柑橘研究所、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三方協同合作成立柑橘協創中心,建立柑橘產業專家庫,吸納研究員、高級農藝師以及中柑所碩士等各類專家112人入庫,專門從事柑橘種植研究,從源頭提升柑橘品質。積極開展“鄉賢幫村”活動,每年定期舉辦橘商大會,開展柑橘產業高峰論壇,近3年吸引65名在外“橘專家”返鄉種橘。二是“橘二代”活躍在銷售鏈上。實施“橘鳳還巢”行動,發揮親緣、人緣、地緣優勢,喚回310名善經營、懂技術的“橘二代”返鄉創業,聯合成立電商協會,從事柑橘電商銷售。目前線上年銷售額突破7億元,占柑橘行業總銷售額的60%以上。三是“三產人才”吸附在延伸產業鏈上。充分發揮柑橘產業的輻射效應,成立農村資金互助社,配備一批營銷能力強、能夠“邁開腿、敲開門、張開嘴”的職業化的客戶經理人才;建立“四通一達”物流基地,吸納一批流通管理能力強、善于溝通交流、有良好客服精神的現代物流人才;延伸產業鏈條,招引一批精通柑橘深加工、柑橘包裝等配套行業領域人才。目前,已吸引涉橘第三產業人才560人。
二、聚焦需求抓關鍵,“三類模式”精準育才。堅持需求導向,分級分類開展精準化培訓,建立以1萬名熟練橘農、1000名技術骨干、100名領軍人才為主體的人才“金字塔”,打造橘鄉振興主力軍。一是送教下鄉。將柑橘產業實用型人才納入全市大人才培養體系,依托省級農民培訓中心,積極開展送教下鄉活動,以集中培訓、專題講座、田間學堂等形式,加強橘農實用技能培訓。2017年,共開展“送課下鄉”活動15次,舉辦柑橘種植技術提升講座8場,培訓橘農1.1萬多人次。二是精訓實訓。充分利用民辦培訓機構師資豐富、靈活多樣的優勢,在全市招標確定8家規模型培訓機構,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對技能型人才開展專業化培訓,2017年培訓技術骨干1500人次。依托基層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建立柑橘產業發展實訓平臺,由農林、農辦等部門副高以上職稱專家組成技術團隊,定期開展技能培訓、開放問診,全面提升橘農培植技術。三是校地合作。堅持送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分批組織新型職業橘農、農民大學生等赴浙江農民大學、臺州農民學院進行脫產培訓,邀請省農業廳、省農科院專家以及省農廣校、省農技推廣中心等培訓機構來我市開展專題授課、專題培訓,培養柑橘產業領軍人才、拔尖人才170多名。
三、正向激勵促長效,“三種體驗”留人留心。聚焦柑橘人才發展需要,全面優化政策環境、服務環境、工作環境,幫助解決各類實際困難,以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留人留心。一是典型推廣激發榮譽感。組織開展“橘狀元”“橘大王”評選,舉辦青年橘農創業大賽,每年對柑橘技能專家、種植能手以及龍頭企業、優秀專業合作社等進行表彰,推薦優秀柑橘產業人才參選“兩代表一委員”、到行業協會擔任職務,全面激發榮譽感。目前,共有31名技能人才當選各級“兩代表一委員”,3人獲得浙江鄉村振興帶頭人“金牛獎”。二是待遇從優強化獲得感。每年設立1000萬元的專項發展基金,為柑橘產業“雙創”人才量身定做“一攬子”政策,對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生產、科技研發應用等進行全項目補助。對返鄉投身柑橘產業的高校畢業生,創業的規費全部減免,就業的每年給予1500元補貼,從事柑橘電商銷售的進行專項補助;對招商引資落實的柑橘加工等農業企業,享受工業企業同等待遇,幫助落實土地流轉。三是“媽媽式”服務提升幸福感。開展農村“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媽媽式”服務,對各類人才興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現代農業項目等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免費提供標準文本,建立“綠色通道”限時辦理審批事項。積極與市農商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對接,推出“人才金卡”,根據人才專業技術職稱,給予提高授信額度、降息讓利等優惠,助推農村人才干事創業。自該項目實施以來,共發放信貸850戶(筆),金額達9000多萬元,其中農村資金互助社金額達4930萬元。
四、示范引領求共贏,“三個加法”興業富民。一是先試+推廣,奏響致富“新樂章”。鼓勵領軍型人才在柑橘品種選育、經驗探索總結、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進行先行先試,采取“適合本地種(養)的品種再推廣、可行可靠的經驗再傳授、市場歡迎的產品再擴面”模式引導橘農快速跟進,幫助他們少走彎路、少擔風險,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據統計,人才帶頭引進推廣柑橘新技術、新品種52個,推廣適用技術11項。目前,全市累計擁有柑橘全國馳名商標1件,浙江省著名商標9件,品牌效應帶動柑橘售價上浮80%以上。二是示范+效仿,定好致富“風向標”。開展以“人才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為內容的“雙帶”工程,成立“柑橘名師工作室”,建立柑桔信息化示范基地、柑桔標準園、“優質柑桔生產技術”推廣示范基地等8000多畝,帶動橘農共同提質增效。如該市涌泉鎮“巾幗創業者”翁文萍,利用自身專業優勢成立好再來果蔬專業合作社電商平臺,通過推廣線上展示、線下采摘體驗互動的o2o營銷模式,2017年帶動周邊6個村橘農實現銷售120多萬元,同比增長18.2%。三是輸血+造血,打通致富“快車道”。組織人才與橘農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給予技術支持和產業發展引導,先后幫助解決技術扶持、產品銷售、經營管理等問題470多個。同時,積極引導橘農轉變發展理念,深挖自身優勢,在柑橘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環節中尋找突破口,快速實現脫貧致富。如該市橘農陳華外出“取經”受到啟發,將柑橘與臨海古城文化進行創意結合,設計出“桔哥臨登古長城”卡通形象,創收160余萬元。
你身邊社區體育文化公園誰來建?好久建?建啥樣?記者打探到了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開展“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檢查
柘城縣環保局健全“三個體系”確保全縣輻射環境安全
從濟南西站坐機場大巴 想趕上午航班,難!
@所有跑友們,2018荊馬首批自助選號通道已開啟!
臨海市以鄉村人才引領柑橘產業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林丹輸球 羽超聯賽青島“爆冷”不敵浙江
儀隴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車管所
潯東小學組織教師觀看校園安全警示專題片
上大學要避開這些“坑”
劉賜貴在省委組織部干部職工大會上表示堅決擁護和服從中央決定推動海南黨建和組織工作再上新臺階
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的融合
林俊民:電商成就我的創業夢想
上半年西安接待游客 預計達1.14億人次 旅游業總收入1145億元 同比增長56%
第二屆國際青年創新大會人工智能論壇在坂田舉行
興寧產婦大出血“引爆”全城愛心,市民自發排隊獻血救命
家家開上小轎車 40年圓了百姓汽車夢
多彩活動迎“八一”軍民共敘魚水情
宿遷強勢推進各項環保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