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深化改革之春風 以人民幸福為引航
改革強音激蕩鳩茲大地
改革,是發展進步的動力之源。
近年來,我市堅決貫徹中央、省委重大改革部署,全面發力、多點突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縱深推進,在國務院通報表揚的2016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9項工作中,蕪湖有4項躋身其中,創造了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經驗制度成果。省轄市綜合考核全面深化改革全部兩項指標“貫徹落實”和“改革成效”均位列全省第一,總成績全省第一。
眼下,改革已然成為激蕩鳩茲大地的強音,一批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改革紅利加快釋放,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重點改革不斷突破,各項改革任務時間表、路線圖上的“白紙黑字”,正在切實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數據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沐浴著改革的春風,以人民幸福為引航,蕪湖也先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圍繞著這一目標,市委、市政府近年來緊抓“放管服”改革的牛鼻子,以大數據為核心,以信用體系為支撐,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不斷完善經濟體制機制、城市管理體制機制、社會治理體制機制。
“昨天晚上提交了申請,今天一早就收到辦結提示,通知我到社區領取,實在是太方便了。”近日,沈巷鎮沈巷社區居民雍女士準備要二胎,通過手機上的“城市令”APP,僅一天就拿到了新辦的《健康家庭一卡通》,回想起幾年前生一胎時來回辦證要奔波好幾天,雍女士由衷為“城市令”點贊。作為我市跨江發展的橋頭堡,鳩江區超過六成人口居住在江北,隨著“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大力推進,目前該區22個部門和9個鎮街全部接入網上服務大廳,居民網上申請辦結量同比增加189%。
江南江北“同頻共振”,是智慧城市建設全域覆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推行公開透明服務,目前市大數據中心已匯集了公安、民政等省市226個政府部門、535億條數據信息,建成身份證、戶口簿等20大類電子證照607萬張,分類設置了人口庫、法人庫、房屋庫、地理信息等17個專題庫,構建了全國領先的政府大數據庫。
今天,蕪湖市民只要通過“易戶網”、“易企網”、“城市令”APP,就能基本實現“網上受理、受辦分離,綜合接件、后臺審批,一站辦結、全城通辦”。目前,市級5164項、縣區18822項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網上運行,辦事材料精簡25%,辦理時間節約30%,按時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達99%。
“放得活、管得好”
激發“雙創”活力
自打我市實施綜合監管分類執法改革,鏡湖區黃山西路元初藥房的店長鄧春紅感覺工作省心多了:“以前工商部門要來查營業執照、查店堂廣告;質監部門要來查計量器具;食藥監要查相關許可證是否過期、處方藥是否開架銷售;消防部門要檢查消防安全……現在只要一名網格員上門,所有信息一次搞定。”
2016年4月以來,我市在不改變現有行政監管、行政執法主體職能和責任前提下,將工商、質監、食藥監監管領域和市場主體涉及衛生、安監、文化等11個其它領域的易見易發違法違規行為納入綜合監管范圍,探索建立以縣區為主、屬地管理的市場監管執法體制。在給機關人員做“減法”的同時,我市給一線執法力量做“加法”,市場監管所人員增長58%,網格員在巡查中發現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統一上傳平臺,由各監管部門認領后分別查處,處理結果在平臺上實時反饋。目前,90%以上巡查發現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90%左右的市場主體對改革較為滿意。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就是要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要放得活、管得好,才能更好地激發市場經濟的內在活力,讓企業擺脫束縛,輕裝上陣。近年來,我市率先開展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先照后證”、企業簡易注銷登記和全程電子化等一系列改革,先后誕生了安徽第一張“三證合一”“五證合一” “多證合一”和電子營業執照……隨著大量行政審批事項的取消和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得到極大激發,目前全市各類市場主體突破24萬戶,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僅今年前10個月就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4萬戶,增長15%。
今天,良好的營商環境已經成為蕪湖的城市標簽,這得益于一個既不越位、也不缺位的政府——經營者誠信守法,則暢行無阻,感覺不到政府監管的存在;一旦違法失信,將變得沒有市場、無處藏身、無處可逃。這一目標的實現,同樣要仰仗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信用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在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上,歸集共享信用記錄已達667萬條,通過信用蕪湖、城市令手機APP等,已經實現企業信用信息人人可查、人人可用。今年7月,我市探索建立“征信機構+銀行+擔保”的中小企業信用融資新模式,目前已有603家企業在征信機構注冊建檔,生成126家中小企業的大數據信用評級報告,51家中小企業累計獲得3.33億元貸款。今年7月舉辦的首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我市榮獲“城市信用建設創新獎”。
更多的獲得感
更好的幸福感
“沒想到居住證還能在網上申請,比去趟銀行還要方便。”近日,家住經開區新里城小區的市民李女士,在經開區的工作單位,免費收到了她幾天前在網上申請辦理的居住證,感受到了足不出戶一站式辦結的便利。
隨著戶籍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市在全國率先推行戶政業務全市通辦、網上審批,一般戶口10分鐘、復雜疑難戶口60分鐘內完成審批。如今,全市所有居民不分居住地、戶籍地,均可在全市公安戶政服務窗口就近辦理戶口和身份證業務,同時可以依托互聯網、手機APP等渠道實行戶口業務網上受理和居住證業務的網上辦理。這一舉措開全國戶政改革之先河,受到了公安部高度肯定,并入選公安部改革工作案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張張精彩的民生答卷,浸透著濃濃的民生情懷,鐫刻著各級黨委、政府堅毅有恒的改革足跡——教育領域,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實施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開展教師無校籍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醫療衛生領域,在全國率先實施藥品零加成銷售,積極推進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養結合、生育服務“多證合一”改革……當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為我市脫貧攻堅行動的重點。去年全市30749人脫貧,34個貧困村出列;今年有望23815人脫貧,37個貧困村出列。
蹄疾步穩抓落實
親力親為顯擔當
“全市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進一步增強親力親為抓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撲下身子,狠抓落實,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改革成果的獲得感。”今年6月29日,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的一番話擲地有聲。
在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親力親為、持之以恒推動下,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社會治理創新被總結為“蕪湖經驗”,棚改貨幣化安置模式全國推廣,全創改、互聯網+政務服務、智慧黨建、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制約新機制等多項改革走在全省全國前列。今年137項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出臺重要改革制度成果82項,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進一步增強。
隨著市委十屆六次全會的召開,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現代化創新之城的藍圖已經繪就,今后的改革任務更為繁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市將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堅定不移揚起改革風帆,聚焦改革重點精準發力,瞄準機制障礙精準破除,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強勁動力,助推發展巨輪破浪前行。
記者 趙云濤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種“魔鬼辣椒” 品脫貧“滋味”
“1環4縱7橫”骨干路網推進成德同城化
京濱城際鐵路寶坻段開工 新區到北京只需1小時
市管廊公司開展國資系統首次干部任前“廉考”
蕪湖市改革強音激蕩鳩茲大地
衛星遙感加“大數據”新方式拓寬新思路---我市審計機關積極參加全系統集中整訓
漳州加快整治鹿溪水系 提前3個月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感恩奮進——貴陽市外事辦公室全體黨員干部到貴州省工委
龍海浮宮:積極凈化校園環境 促進學校健康發展
海山觀察丨文物保護的三重境界
淮北市經普辦舉辦業務骨干學習研討會
隨意變道引發多起交通事故
汕尾市經信局黨組召開中心組理論學習專題(擴大)會議.
第五屆沅水片區法院門球賽在漢壽圓滿閉幕
“支教奶奶”的周秀芳:可貴可敬的“愛心搬運工”
小年將至 各商家“晚睡早起”攬客
桂陽縣鄉人大座談討論推進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暑期教育培訓去哪里?嘉興18家教育機構榜上有名
葉露中在霍邱縣暗訪督導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
精準對標 重點突破 奮力攻克堅中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