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龍江南溪水環境管護中,龍海東泗鄉打造?“疏林密草、景觀花帶”的生態護岸
這里的堤岸“會呼吸”
生態護岸下的南溪,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業興。
當下,搭乘船只游行九龍江南溪,碧波蕩漾,水天一色,清新濕潤的空氣撲面而來,一群群白鷺時不時掠水而過,覓食嬉戲,濕地公園、景觀護岸、古渡口、桃花塢等美景一覽無遺。曾經浣紗南溪的鄉愁,隨著水質的改善,成為當地群眾的日常生活場景。
“我們東泗的‘十里花溪’美不?”隨行的東泗鄉河長辦主任蘇志杰指著“疏林密草、景觀花帶”的生態護岸自豪地說,“以往一到防汛季節,就得組織清淤清障、打撈水葫蘆和漂浮垃圾,現在就日常巡查,可省事多了。”
自河長制推行以來,東泗明確了3名鄉級河長、副河長,27名村級河長的工作職責,并聘請了14名河道專管員負責河道的日常保潔工作,化集中突擊為日常管護。2016年起,東泗著手實施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以河道全線梳理、河灘濕地局部整治,生態護岸建設為重點,結合生物和工程措施,對南溪干流進行全面治理,提升堤岸17公里,清淤河道11萬立方米,建設生態護坡8.5公里、景觀慢道12公里,打造了“一脈兩區”的良好生態格局。
“這些堤岸是‘會呼吸’的,全部采用自然駁岸、生態護坡,既能滿足防洪防澇需求,也保護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蘇志杰說。生態水系的建設,讓江邊健身、淺灘摸魚、江中泛舟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時隔多年重新出現在南溪河畔。
“南溪是東泗的母親河,必須管好護好!”東泗鄉鄉長、流域“河長”黃育偉說。南溪貫穿東泗全境,目前,東泗正以“全域宜居”的思維,在保護好優美自然原生態的前提下,以“水”文化為基本元素,沿南溪持續打造“十里花溪”景觀帶,把“鄉愁”的味道做出來,讓游客進得來、留得住、住得下,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
☉郭高杰 文/圖
訪衡水中學四川分校·遂中實驗校黨委書記、校長徐如坤
魯迅故里社區:垃圾分類擴面工作初戰告捷
江西千人旅游團游潮汕
兗州花甲夫婦同時簽署遺體捐贈協議 讓愛與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新車未提車門莫名現凹坑 商家:撕掉廣告膠貼所致
這里的堤岸“會呼吸”
海河產業基金引來“高精尖” 12個智能科技和先進制造項目落地
可建立中華古箏博物館加深城市文化底蘊
龍巖市領導深入新羅永定武平調研
2018年新材料首批次產品開始申報 一次性獎勵30萬元
市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心理夜話》節目嘉賓
春季人才交流大會舉行 管理類崗位需求最多
西科大城市學院新增翻譯等四個專業
又一起快遞員入室強奸!上個受害者現在聽到"快遞"就想跳樓
發放改廁“明白紙”小廁改催生宿州大變化
南海佛學院今年新招學生209人
永恒的真理 時代的篇章——寫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
陳敏爾會見瑞士瑞中協會名譽主席托馬斯·瓦格納
南召警方破“套路貸”案 抓獲嫌犯22人,涉案1000余萬
紹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行政許可決定公告(2017年 第0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