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珍珍”已被安全回捕。
大熊貓“珍珍”。
5月31日,一只大熊貓大搖大擺走進汶川縣草坡鄉農田里,“視察”了莊稼和挖掘機,又翻了村民家的食物,不僅不怕生,還走出了一副悠然氣質。視頻發到網上后,網友大呼“可愛到受不了”。有人注意到,這只大熊貓脖子上掛著類似追蹤項圈的器材,懷疑是用于科研的熊貓。6月1日,這只滾滾的身份確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發布通告稱,這只熊貓是今年3月開始進行野外引種試驗的大熊貓“珍珍”,目前,它已被安全回捕,并順利轉運回保護研究中心耿達神樹坪基地。工作人員稱,今年內,“珍珍”將不會再進行野外引種。
“珍珍”進入發情期 常去鄰居家“串門”
2017年,大熊貓“草草”作為首只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成功與野生大熊貓實現自然交配并產仔,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3月5日,經過為期兩個月的適應性訓練,大熊貓“珍珍”從臥龍核桃坪基地安全轉運至臥龍自然保護區天臺山區域進行野外引種試驗。為有效保證人員及大熊貓自身安全,到達天臺山適應圈后,科研人員每天通過飼喂和零距離接觸,減少其應激反應。兩個月后,“珍珍”不斷熟悉天臺山區域自然環境,并與科研人員建立了良好關系。
5月7日,“珍珍”進入發情期,活動范圍逐步向適應圈外擴散。科研人員每天通過集成錄音和無線電gps頸圈對其進行跟蹤監測,由于臥龍自然保護區天臺山區域與草坡自然保護區相鄰,并有野生大熊貓走廊帶,已經發情的“珍珍”為尋找野生大熊貓,常在兩個自然保護區間來回穿梭,活動范圍較廣且移動速度較快,一段時間以來,保護研究中心科研人員經常在臥龍與草坡兩地間,通過頸圈無線電信號進行跟蹤監測。
熊貓已被安全回捕 今年內不再野外引種
5月30日,科研人員通過“珍珍”的gps頸圈數據分析,它已到達草坡自然保護區金波鄉,且處于相對低的海拔,并在該區域長時間停留。
“經過數據分析,我們判斷它已過發情高峰期。”保護研究中心科研人員介紹,5月31日上午,保護研究中心接到來自草坡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的消息,一只大熊貓進入農家地,“經過識別戴在脖子上的頸圈和現場傳回的圖片,我們確定這就是大熊貓‘珍珍’”。
保護研究中心立即采取應急措施,趕赴草坡自然保護區,最終將大熊貓“珍珍”安全回捕,并順利轉運回保護研究中心耿達神樹坪基地。下一步,科研人員將密切關注大熊貓“珍珍”的活動、采食情況,做好各項生理指標和行為監測。“現在不能確定它是否已成功交配,要等兩個多月后,看它是否產仔。熊貓發情期在每年3至5月,只有在發情期才會交配,所以今年內不會再放它到野外引種。”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說。
“近年來,隨著圈養大熊貓種群不斷壯大,圈養大熊貓種群為野化放歸及野外引種實驗提供了豐富的實驗個體。開展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不僅有利于研究圈養大熊貓在野外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和行為表達方式,同時也能夠研究圈養大熊貓與野生大熊貓的交流情況,更深入地開展野生大熊貓交配機制、社群關系、生態環境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張志忠說,此次大熊貓“珍珍”在兩個自然保護區之間遷徙引種,并能實現順利回捕,再一次論證了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的科學性。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雪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汶川滾滾下山逛寨子 系野外引種大熊貓“珍珍”
右江區全面整治房建市政工程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
男子多次性侵12歲鄰家女童獲刑12年
鐵鋒城管緊盯黎明街飯店、夜市
宜賓市2017年12月中心城區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
2米多長的鐵片從3米高落下
汶川滾滾下山逛寨子 系野外引種大熊貓“珍珍”
萬畝山杏花怒放 春意正濃醉游人
教育部:從事語數等學科培訓教師須具有教師資格
我市推行“四十七證合一、八十七證聯辦”改革
“空中漫步”徐家匯將成現實 商圈升級400米長徐家匯空中連廊一期已開工
江南華南等地局部有暴雨 華北等地將現強對流天氣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系列報道之四】姓農為農不脫農 重慶農業擔保助力鄉村振興
通道:開展油菜菌核病“飛防”技術防治示范
“我的假期我成長”成長夏令營結營 孩子們收獲滿滿
張恩亮深入人民辦事中心調研
交警部門辟謠:9月1日前交通違法處理政策不變
1-5月平昌縣項目投資完成230.7億元
幼年大閘蟹悄悄爬上餐桌 農貿市場難覓蹤影 杭幫餐廳搶上新時令
永嘉率先落地全省山海協作工程
“12330”知識產權舉報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