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
楊再秋 本報記者 羅黎明
“電壓228伏,足得很!”10月18日,來自綿陽的國家電網四川電力(中國科技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劉世劍為南江縣雙流鎮學兒梁村4社趙紹貴老人換裝智能電表后,現場測量入戶電壓。
這只是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再進紅色老區,助推脫貧攻堅”主題活動的一個場景。繼2017年該公司組織共產黨員服務隊來巴支援電力扶貧后,本月15日該公司再次抽調綿陽(中國科技城)、廣元、廣安、遂寧供電公司的4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前往南江縣,開展貧困村電網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點、分散安置點電力配套設施建設。
小水電供區欠賬大
南江縣因歷史原因,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原小水電供區。這些地區貧困人口集中,電網建設標準低、運行時間長,小方桿、木電桿、破股線隨處可見,“低電壓”現象普遍,電網建設歷史欠賬大。去年,國家電網開始接收小水電供區,并按照脫貧攻堅要求,著手對供區電網進行大面積改造升級。
“按照省脫貧攻堅總體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具體部署,今年南江縣要全縣‘摘帽’,64個貧困村退出,19358名貧困人口脫貧,實現貧困發生率低于3%。”南江縣相關負責人說,在電力扶貧配套建設方面,全年將完成215個聚居點、2807戶分散安置貧困戶用電安裝。為按期完成電力扶貧任務,南江供電公司投入了20支施工隊、數百名施工人員,截至9月底,完成131個聚居點、2088戶終期用電建設,分散安置新建房用電安裝1778戶。但還有近4000戶易地搬遷和零散安置貧困戶用電安裝任務未完成,時間緊迫,任務艱巨。
10月15日,省電力公司此次派出的4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加上巴中供電公司紅星共產黨員服務隊和四區縣供電公司抽調的4支共產黨員突擊隊100余人,火線奔赴南江雙流、貴民、楊壩等鄉鎮最艱苦的電力扶貧施工現場,與南江本地20支施工隊一道,突擊該縣電力扶貧工程。
高山密林顯情誼
10月16日,在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廣元)共產黨員服務隊支援點——柳灣鄉田坪村,海拔1000米的大山深處,一道道橘紅色的身影在山間忙碌。無人機放線,鉸磨拉桿,搬運電線、金器具……為了該村4組7戶貧困戶和1戶非貧困戶生產生活用電,60余名電力工人忙碌在農網升級改造的第一線。
當天,燕山鄉楠坪村和枇杷村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國家電網四川電力(遂寧)共產黨員服務隊和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巴中)共產黨員服務隊3人一組,相互協作,拆舊表、安裝新的智能電表。鉆孔、裝表、接線、卸下舊表等標準化作業有條不紊進行著。扶梯、驗電、安全警示帶、安全監護,一樣不落,現場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國家電網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們不僅用心做好每一道工序,還當起了智能用電的宣傳員。“前兩天供電所的同志來宣傳時說這個表可以遠程充電,到底怎么操作啊?”在楊壩鎮罐壩村,剛剛忙完地里農活的戶主王明英望著新安裝的戶表,問一旁收拾工具的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廣安)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蒙媛。“大姐,這個很簡單,只需要掃描戶表上張貼的這個二維碼,下一個app軟件,綁定戶號成功后就可以充值了。”蒙媛手把手地教起王明英。
不忘初心忙助困
10月17日上午,雙流鎮學兒梁村村校6名學生收到了一份暖心的禮物。國家電網四川電力(中國科技城)共產黨員服務隊捐資2500余元,為該校6名學生購買了書包、書籍、籃球、積木等。領隊易森林說,他們第一次見到只有6名學生的村小,為老師的堅守而感動。經服務隊集體研究,他們從綿陽采購了學習用品捐贈給學生,還采購電線等材料,免費為村小更換了電線、電燈、插座等用電設施。
據了解,支援巴中的4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和巴中本地的5支共產黨員突擊隊,在施工間隙,還主動幫助貧困戶、留守老人檢查用電隱患,更換老舊電線。共產黨員服務隊和突擊隊每到一處,都會與當地黨委政府和村兩委成員溝通,為貧困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截至18日上午,來自市外的4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共計完成新建與改造10千伏線路4.68千米,新增變壓器2臺,新建與改造低壓線路3.9公里,更換智能電表292只,排查整治隱患15處。
這兩天,衢州中專962名畢業生走進大學校門
我市部署培訓食品安全抽檢工作
全市各地扎實做好汛前各項準備工作
像培育珍珠一樣創品牌全省農業品牌"三級跳"的背后
書畫醉古城 兩地共墨香安陽·吉安書法美術作品聯展昨日開展
電力扶貧照亮百姓好光景
最引發現場共鳴的 是她試圖書寫的中國式家庭關系
鹽城4名援圭亞那醫師進駐林登—— “援外接力,任重道遠”
海口交警秀英服務站昨日已恢復辦公
市體育局:將吸引更多國際頂級賽事落戶成都
南譙區公安局破獲多起跨區域“掉包”詐騙案件
長沙19家企業招才引智成果豐碩
省皮膚病性病防治院6日在新址開診 舊址不再接診
小小假發絲 牽動致富路
北京市784萬元安居工程專款被挪用
洛陽夫妻倆白天照顧老人晚上到夜市擺地攤兒補貼家用
探營馬鞍山首家成功轉型的敬老院
看內江如何構建“甜城范兒”現代產業體系
合肥首屆夜山明藝術節下月啟幕
城市微改造不能遺忘舊樓外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