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培育珍珠一樣創品牌全省農業品牌"三級跳"的背后

  圖為:“潛江龍蝦”品牌享譽四方。(記者劉曙松攝)
  圖為:小龍蝦芳香四溢。(省農業廳供圖)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組委會發布“100個農產品品牌”,潛江龍蝦、宜昌蜜橘、監利黃鱔、秭歸臍橙4個湖北知名農產品入選。
  我省農產品優良,以往多給他人做“原料”,如今自創品牌闖天下,湖北農業品牌創建之路,走得并不輕松。
  農產品品牌猶如一顆珍珠,凝聚著資源稟賦、農耕文明和匠心經營。
  從優產品到唱品牌,再到創名牌,“三級跳”的背后,有著怎樣的陣痛與堅守?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湖北味道越來濃郁
  從“做產品”到“做優品”
  說起監利縣程集鎮,或許大家并不熟悉,但一提“程集黃鱔”,全國大中型水產品市場上可謂無人不曉。
  這幾天,監利縣海河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世和忙著向韓國出口一批鱔魚。對王世和來說,出口業務已經開展多年,當前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和臺灣、香港等國家與地區。
  程集鎮的“生態黃鱔”不僅美名遠揚,在國內頗具市場定價權,廣東、上海和江蘇等地,監利程集黃鱔的收購價格直接影響終端銷售價格。
  程集黃鱔為何這么牛?原因只有一個:品質過硬。監利養殖黃鱔有30多年的歷史,早些年傳統養殖,技術也未過關,鱔魚質量平平。近10年,監利農民探索池塘養魚套網箱養鱔,在配方飼料中拌喂魚糜、螺螄肉等方法,用生態養鱔模式提升品質。
  口口相傳,程集黃鱔很快享譽天下。
  論品牌,品質是基礎。作為農業大省,在短缺經濟時代,湖北為保障全國農產品供給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進入新時期,人們從“吃飽”向“吃品質、吃安全、吃文化”等更高需求轉變,湖北農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結構性問題日益突出。
  以量取勝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唯有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才能更好滿足人們“舌尖上的需求”。
  圍繞“優”“綠”“新”,用農業供給側改革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47個糧食主產縣市劃定為全省水稻生產優勢區,35個油菜生產重點縣市納入雙低優勢油菜保護區建設,三峽柑橘帶、江漢平原優質油稻、環武漢城郊蔬菜等特色農業產業板塊將逐步形成。
  綠色革命興起,推行標準化的生產,實施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生態種養模式由點及面。
  從田間到餐桌,豎起一道堅實的質量安全屏障。省、市、縣、鄉層層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責任書,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在全國領先。
  在市場的倒逼機制下,一批批湖北農產品走上了綠色生產之路。以小龍蝦為標志的“湖北味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夏收油菜、淡水產品產量,均連續20多年穩坐全國頭把交椅;肉、禽、蛋等產品跨入“調出時代”;食用菌出口創匯位居全國之首;湖北茶走出國門,遠銷歐美市場;宜昌蜜橘、秭歸臍橙、漢水砂梨等水果搶占市民果盤。
  酒好也怕巷子深
  從“做優品”到“唱品牌”
  “十幾萬斤的桃子,無人問津!”今年6月,正值鮮桃豐收季節,荊門等地鮮桃賣難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里不斷被轉發。
  每到豐收季,農產品滯銷的信息頻頻見諸媒體。“酒好也怕巷子深”,優質的農產品亦如此。
  品牌是暢行市場的通行證。今年全省經濟工作暨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實施“荊楚農優品”工程,打造集成核心品牌和區域公用品牌,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底蘊、地域特征的特色農產品品牌。
  從車間到市場,從省內到省外,從種植到“吆喝”,一場“品牌戰役”全面打響。
  綠色食品博覽會和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湖北展團格外亮眼,禮盒裝的富硒大米、論個賣的夷陵柑橘、磨成汁的洪湖蓮藕、貼著“二維碼”的螃蟹,引得全國各地客商紛紛駐足。
  央視七頻道《聚焦三農》欄目中,我省地理標志農產品“昭君眉豆”精彩出鏡;“舌尖上的中國”熱播,我省泡椒藕帶閃亮入圍,品牌躍出農田車間,在更闊的視野里完成富有生命力的場景傳播。
  講好品牌故事,武當道茶、鄖陽胭脂米、恩施硒土豆等,每一樣農產品被賦予不同的精神內涵和靈性,給人以動心動情之感。
  全省大力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品牌發展戰略,鼓勵企業創建省級、國家級名優產品,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我省知名品牌最集中的行業。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三品一標”總數達到4518個,農產品質量監測合格率超過97%,連續5年處于全國前列。其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數量達165個,居全國第二。
  更令人驚喜的是,湖北品牌走出國門,闖入國際市場。2017年,我省有5個產品列入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名錄,入圍數量占全國七分之一,居全國第一。農業部在宜昌市召開全國培訓班,觀摩學習湖北經驗。
  跳出紅海擁抱藍海
  從“唱品牌”到“創名牌”
  對于品牌蘊藏的強大力量,沒有人比潛江人感受更真切。
  夏季,潛江成為熱門城市,滿城飄著“油燜小龍蝦”的味道,來自全國各地的食客們紛至沓來,只為嘗一嘗正宗的潛江小龍蝦。不止在潛江,全國餐飲界也掀起了“紅色風暴”,在互聯網電商的催化之下,潛江小龍蝦每年網銷過5億元,是名副其實的“網紅爆款”。
  這是名牌,眾多品牌之中的佼佼者。
  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的規模總量不算小,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挺進“萬億俱樂部”,農業品牌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但品牌效應發揮不夠。
  在農產品普遍較為豐富的當下,產品面臨的是紅海競爭。省農業廳產業化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擦亮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才有可能擁抱藍海。
  就拿湖北茶來說,雖然小有名氣,但要做到家喻戶曉、有絕對的競爭力,還有一段距離。
  今年4月,武漢東湖一場國事活動,讓湖北茶聲名遠播,為我省茶葉產業做大做強提供了新機遇。不少專家建議,設立專門機構,統籌全省茶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和協調管理,凝聚打造精品的發展共識,抓住“一紅一綠一黑”重點,著力打造“宜紅茶”“恩施玉露”“赤壁青磚茶”等名優茶品牌。
  品牌的價值輸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為功的堅守和積淀。潛江龍蝦、宜昌蜜橘、監利黃鱔、秭歸臍橙等區域公共品牌效應正在釋放,其示范引領作用也將激發更多的湖北名優農產品品牌崛起。省農業廳介紹,下一步,將重點推介優質糧油品牌,培育蝦香稻、富硒米、高油酸菜籽油等地域特色品牌,推動茶葉、水果、蔬菜等農產品走出去。到2020年,湖北省將力爭“三品一標”產品數量達到5100個,重點打造10個區域公共品牌,進一步提高農產品效益。(記者胡瓊瑤通訊員楊遠通)

杜集區朔里鎮人大代表督查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拖了3年,龍華石清大道施工終于要“跑”起來了!
這兩天,衢州中專962名畢業生走進大學校門
我市部署培訓食品安全抽檢工作
全市各地扎實做好汛前各項準備工作
像培育珍珠一樣創品牌全省農業品牌"三級跳"的背后
書畫醉古城 兩地共墨香安陽·吉安書法美術作品聯展昨日開展
電力扶貧照亮百姓好光景
最引發現場共鳴的 是她試圖書寫的中國式家庭關系
鹽城4名援圭亞那醫師進駐林登—— “援外接力,任重道遠”
全市農村旅游公路網絡基本形成
馬繼敦:著力加強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南譙區公安局破獲多起跨區域“掉包”詐騙案件
長沙19家企業招才引智成果豐碩
省皮膚病性病防治院6日在新址開診 舊址不再接診
小小假發絲 牽動致富路
北京市784萬元安居工程專款被挪用
洛陽夫妻倆白天照顧老人晚上到夜市擺地攤兒補貼家用
探營馬鞍山首家成功轉型的敬老院
看內江如何構建“甜城范兒”現代產業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播放|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热の无码热の有码热の综合|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